工業光網采用光通信技術互聯工業企業生產要素,以光纖作為傳輸媒質,使網絡具有高帶寬、低時延、低損耗、抗干擾等特點, 可滿足企業在智能制造的生產及管理過程中對網絡性能提出的要求。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全光基礎網絡部署國,光產業蓬勃發展,可以提供面向不同工業場景下光互聯的整體解決方案。
2020 年,國家工業信息安全漏洞庫(CICSVD)共收集整理工業信息安全漏洞 2138 個,環比上升 22.2%。
白皮書從全球各國6G戰略布局、行業龍頭企業研究、 潛在關鍵技術、應用場景的最新進展以及面臨的形勢及挑戰 等方面展開論述,并提出加快推進我國6G研發的相關建議。
報告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概述、重點國家和地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的做法與啟示、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現狀及問題、提升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水平的對策建議等方面對國內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策略進行了系統性梳理,旨在為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提供參考意見。
2021工業安全大會-北京網御星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韓明暢-工業互聯網安全運營實踐探索
2021工業安全大會-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昌振-工業互聯網安全:劍指何方?
2021工業安全大會-百通赫思曼網絡系統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朱杰-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安全的基石——IEC 62443
2021工業安全大會-杭州立思辰安科科技有限公司咨詢規劃部總經理郭占先-工控網絡安全“掛圖作戰”解決方案與最佳實踐分享
2021工業安全大會-西安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教授劉烴-基礎設施信息物理綜合安全
2021工業安全大會-360政企安全集團助理總裁兼工業安全事業部總經理李航-數字轉型中的工業安全思考
2021工業安全大會-寧波和利時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總監穆雷霆-控制系統深度融合的工業網絡安全主動防御體系
2021工業安全大會-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王宏-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與探討
2021工業安全大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琳-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能力貫標
2021工業安全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用主動免疫可信計算筑牢工控系統安全防線
制定強有力自動化計劃的企業,將機器人、聊天機器人和設備等范圍廣泛的技術與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增強智能及計算機視覺和聽覺等AI 能力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結合多種適當的技術處理當前任務,不僅提高了智能化工作流的效率,還有助于增加收入和利潤。
白皮書認為邊緣計算應具備“云、網、邊、端”的基本特征,通過在近用戶側部署分布式計算架構,實現存儲、計算等能力“下沉”, 面向不同垂直領域的眾多應用場景,為用戶提供低時延、廣連接、大帶寬、智能化的服務,滿足業務實時性、數據智能化處理等行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