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白皮書聚焦中國“5G+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分析“5G+工業互聯網”在數字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深入解析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洞察礦山、鋼鐵、汽車等重點行業應用情況,從細分行業發展政策情況、行業痛點業務需求、典型使用場景、成效等方面進行解讀,精選已實現落地的“5G 全連接工廠”經典案例,并總結中國政府為推動產業發展,采用的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組織創新等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經驗。
網絡安全科技人才市場規模持續穩步增長,但供求關系日漸平衡。統計顯示,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國內網絡安全科技人才的市場需求累計增長高達40%,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開始有計劃的招募技術型網絡安全人才。但是,網絡安全研發工程師歷屆畢業生的首份offer平均年薪(包含碩士、博士畢業生)卻呈現出先增后減的趨勢。2020屆的高點為26.3萬元,而2023屆則回落至23.6萬元,與2018年水平相近。造成需求增長但薪酬下降現象的主要原因,固然有就業大環境的影響,但同時也表明,網絡安全科技人才市場正在逐步實現供需平衡。
經標準編制單位的辛勤努力,現已形成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 存儲介質數據恢復服務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為確保標準質量,信安標委秘書處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強化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文章綜合運用國際市場占有率、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貿易競爭指數和價格指數等指標,深入分析 2005—2020年主要國家制造業競爭優勢演變態勢及其主要來源。研究發現,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始終保持強大的國際競爭優勢,部分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競爭優勢不斷強化;德國、日本、美國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始終保持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但部分產業競爭優勢出現下降趨勢;中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產品價格優勢,德國、日本、美國主要來源于產品技術優勢。文章提出 4點政策建議,包括:推動以提高產業基礎能力為核心的技術創新;提升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著力提升制造業國際合作和跨國經營水平。
持續思考及探索后,華為凝結了和產業伙伴數年技術積累及5.5G時代各個產業方向、技術路徑的思考,發布了《邁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書(2023版)。
持續思考及探索后,華為凝結了和產業伙伴數年技術積累及5.5G時代各個產業方向、技術路徑的思考,發布了《邁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書(2023版)。
隨著2023年大模型的熱潮,AIGC早已超越內容生產的概念,而突出生成式AI的概念,即如何通過生成式AI的技術思路解決以往決策式AI難以完成的問題,尤其在數據或者內容生成上實現“質的突破”。
報告從構建未來產業競爭力的視角,關注全國數字化轉型進程和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挖掘數字經濟與未來產業互動的內在關聯。同時報告首次引入公眾視角,通過問卷調研,觀察數字技術在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場景的應 用現狀,并著重發掘細分領域人群對未來數字社會的前景期待。報告旨在通過更全面、更立體、更具前瞻性的洞察與思考,為相關研究 和決策提供有效參考。
伴隨著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的更迭,針對關鍵行業和新技術、新場景的網絡安全威脅事件頻發,各國持續深化關鍵基礎設施安全舉措,更加強調新技術、新應用的安全風險防范。我國網絡安全,技術與合規雙向驅動,共促發展。隨著數字經濟轉向深化發展新階段,安全新形勢、新挑戰,網絡安全理念內涵、技術產品、產業格局等都將迎來關鍵變革。
工業數字化轉型已步入關鍵時期,工業數據安全治理、鑒權確權以及基于工業云的工業數據安全策略有望成為業界聚焦與發力的重點領域。
經標準編制單位的辛勤努力,現已形成國家標準《網絡關鍵設備安全技術要求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征求意見稿。為確保標準質量,信安標委秘書處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2023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基于對轉型領軍者數字化能力的洞察,埃森哲開發了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該指數對企業的數字化成熟度進行全面的掃描和評估,描繪各行業在數字能力構建歷程中所處的位置,并與轉型領軍者進行對標。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結合在自身企業的5G 應用實踐,共同組織編寫了《5G+PLC 深度融合解決方案白皮書》,從分析離散制造業的特點及實際需求出發,描述了5G+PLC 的典型系統架構、應用場景分類;系統提出5G 網絡規劃、網絡標準化部署及網絡性能要求;同時結合兩個案例詳細闡述了從產線分析到網絡性能測試、項目實施、項目驗收的完整過程;白皮書的最后對5G+PLC 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白皮書》系統化的梳理了6G物聯網在智享生活、智賦生產和智煥社會三大領域的未來應用場景,并提出在感知、通信、計算、平臺、智能、應用、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能力需求。
白皮書旨在與產業一起建立切實有效的能效衡量體系、探討綠色無線的技術方向,高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愿景目標。
該批標準明確了業務系統的數據庫表命名設計規范,統一了產業鏈及其上下游節點的編碼規范,規定了企業資質、司法風險、產品服務、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