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中興斷炊”到“華為困境”,“缺芯少魂”成為制約我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要瓶頸。工業軟件作為工業企業運營的“大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靈魂,是支撐制造強國發展和創新的隱形“國之重器”。
工業軟件是以工業知識為核心,源于工業真實需求,在工業應用過程中優化。在工業軟件領域,贏者占先、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尤為突出。目前,我國工業軟件市場八成以上的設計、制造、服務等軟件為國外品牌,工業軟件的核心技術被國外巨頭所掌控。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PLCopen中國組織彭瑜工業軟件的門類繁多,從其用途來分大體可分為:自動化類,MES/生產調度類,ERP類,PLM類和各種設計類(CAD、CAE、CAM等和工程仿真)的軟件。
軟件之于工業,恰如神經之于人體,工業軟件遍及工廠的每一個角落,小到芯片、大到企業行業的信息化,無不需要軟件來實現對物理實體的感知、檢測與控制。所以,就有了諸如“軟件定義一切”,“無論如何強調軟件的重要性都不為過”的說法。
北京亞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控科技”)作為國內較早成立的自動化軟件企業之一,專注自主研發與創新。自1995年率先推出組態軟件KingView系列產品,創立“組態王”品牌以來,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亞控科技已形成了產品涵蓋設備或工段級監控平臺、廠級或集團級監控平臺、生產實時智能平臺,產品及方案廣泛應用于市政、油氣、電力、礦山、物流、汽車、大型設備等行業。
1996年,貝加萊工業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正式落戶上海,致力于為國內用戶提供高品質的自動化產品和優秀的技術解決方案。1997年,貝加萊推出“一?個工具面向整個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理念,即通用型的工業軟件開發平臺——Automation Studio,實現控制器、驅動器、通信和顯示均可在同一環境中完成配置,減少集成時間和維護成本。
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一直致力于智能工廠系列軟件產品(實時數據庫、先進控制、優化控制、生產執行系統、智慧能源管理、能源管理中心、安全應急管理等)的研發、工程實施和技術服務。目前已制定并發布了先進控制與優化國際標準ISO 15746-1、先進控制與優化國家標準GB/T 32854.1-2016,制定并發布了MES國家標準GB/T 25485-2010等多項國際、國家標準。
2016年5月,《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文件提出“強化軟件支撐和定義制造業的基礎性作用”,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確立了新時期工業軟件的地位,證實軟件產品已從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輔助工具,提升為推動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利器;2017年5月21日,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201 6 - 2 017中國智能制造年度發展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我國工業軟件規模將超1600億元,又再次向我們傳達一個信號:軟件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著重要的轉變,如企業的大批量生產向按市場或客戶要求柔性生產轉變,設計和控制系統各自獨立向設計和控制系統集成一體轉變,在某地生產向全球化采購、生產轉變,制造工廠對質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這些需求正推動著制造智能化趨勢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