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整體闡述了工業元宇宙的體系架構、熱點技術、產業應用等內容,總結了工業元宇宙發展現狀、發展趨勢、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報告系統梳理了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科學內涵和演進脈絡,厘清綠色低碳與發展的辯證關系,總結國際工業脫碳經驗及對我啟示。選取鋼鐵、石化化工、建材三個重點行業,分行業分析碳排放現狀和減碳挑戰,提出低碳發展具體路徑和策略,繪制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技術體系、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最后從強化減碳責任、政策引導、技術創新、需求牽引、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當前,大模型與工業融合成為各方討論及探索的熱點,涌現形成工業知識檢索、代碼生成、具身智能等一批新場景,但目前,各方對大模型與工業各環節融合應用的現狀、應用賦能潛力、技術發展趨勢及產業探索進展等尚未形成共識。
為切實發揮標準對推動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的技術引領和規范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要求,組織編制了《工業領域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
展望2024年,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將進入范圍顯著擴展、程度持續深化、質量大幅提升的快速發展期,各類政策將密集出臺、區域高地將不斷涌現、產業實踐將更加活躍、技術創新將供需兩旺、數綠協同將加速融合、商業模式將深刻重構、標準體系將更加完善。但同時,也存在著技術難題、概念困擾、供需偏差和風險擔憂等問題。對此,賽迪研究院提出“一套政策體系+兩大引領工程+三類主體應用+四大基礎能力+五大保障體系”的工作推進方案。
“中國制造2025”于2015年提出,第一階段已經走過了八年,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立足中國到走向全球,從追趕到超越,3C家電行業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和產品。在這一國家高瞻遠矚的重要戰略之下,我們看到了行業參與者的孜孜矻矻、厚積薄發,更理解了這背后行業人不斷的創新與付出。在這本白皮書中,我們梳理了行業趨勢,同時例舉了部分成功案例,希望能夠對中國智造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有所啟迪。
《網絡安全標準實踐指南》是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組織制定和發布的標準相關技術文件,旨在圍繞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網絡安全熱點和事件等主題,宣傳網絡安全相關標準及知識,提供標準化實踐指引。
報告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應用對國際安全帶來的風險挑戰,并針對人工智能安全領域國際動態、智庫報告、學術論文等資料進行分析。
本白皮書整理了制造業的 10 個典型案例,旨在分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挑戰和機遇,為相關政策制定和企業戰略規劃提供參考。希望通過閱讀本白皮書,您能更好地了解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本次白皮書系統梳理了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最新態勢,詳細闡述了全國各省區市、前30城市、各行業依托工業互聯網所取得的經濟發展成果,探討了人工智能、5G、元宇宙等主要前沿技術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新趨勢,以期為政府治理、行業發展、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實現凈零排放對航空業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但必須克服一些關鍵挑戰。航空業是公認的“難減排”行業,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唯一可在近期降低航空旅行碳排放強度的商業利器。
如果說2022年被稱為生成式人工智能之年,擴散模型應用取得突破,ChatGPT出世,一系列開創性的研究論文發表,2023年則把大模型推向了一個高峰,GPT-4的發布,標志著生成式人工智能,進入了面朝通用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的階段。研究、應用、監管,合力開辟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之路。
白皮書在之前基礎上,重點融入了“2023年區塊鏈生態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相關結果分析,并系統梳理了2023年國內外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熱點,以及產業生態發展新動態,特別是在全球Web3.0快速推進、數據要素價值加快釋放的背景下,展望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新趨勢。
雖然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不可忽視的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依然有不穩定、“幻覺”等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另外大模型的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我們也期待,在未來,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夠推動數字經濟和產業經濟的深度融合,掀起新一輪技術革命,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動力。
為貫徹落實《數據安全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應急處置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開展,工信部研究起草了《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試行)》。
以下試點示范方向均面向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水利、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廣播電視、金融、交通運輸、郵政等行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