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十三五”和“十四五”規劃,就是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勝利實現。在這一歷史階段中,自動化行業將如何發展?作者認為,按照《中國制造2025》,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需求為目標。走好中國版“工業4.0”之路是自動化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流程行業無線通信技術在過去的十年里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流程行業三大國際無線通信技術標準已經制定,在流程行業無線應用已從試用到全面推廣。未來流程行業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還會在擴大應用范圍、多種無線通信技術標準的融合、系統架構的創新、引入無線行業領軍廠家的技術和產品等方面努力,而WIA-PA無線標準的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中國工業通訊與無線技術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從無線的傳輸距離和數據傳輸的快慢細分,多種無線技術充分融合與互補,在各個領域發揮著作用。在物聯網技術和3G/4G技術的引領下,無線技術的應用如雨后春筍,移動無線通訊及網絡的發展最為迅速。據工信部2014年第三季度的數據,全國4G用戶數已經超過4300萬戶,利用NFC這種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技術的移動支付、電子錢包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文介紹了WIA-PA無線網絡技術的體系架構與技術特征,并對比ZigBee技術進行了分析;著重介紹了WIA-PA無線傳感網在化工、石油、電力等行業的典型應用案例,對工廠的過程數據遠程監測,重要設備的健康狀態監測均給出了解決方案;同時闡述了WIA-PA技術的發展趨勢。
金融業引起了巨大革命,物聯網技術將推動工業自動化進入新境界。ISO/IEC JTC1 SWG5物聯網工作組對物聯網的定義是:物聯網是一個將物體、人、系統和信息資源與智能服務相互連接的基礎設施,可以利用它來處理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并作出反應。
工業控制系統廣泛應用于能源、電力、交通、石化、制造等工業領域,國家關鍵基礎設施80%以上依靠工業控制系統來運行。工業物聯網不斷增加上述工業系統的傳感節點和管控節點,所產生的大數據需要工業云平臺來存儲、分析挖掘和增值應用,因此工業網絡和信息安全越來越重要。本文探討自主研制工業控制和先進制造等領域的工業云操作系統問題,主要包括:國內外發展現狀、需求分析和主要內容、應用領域和預期效果等
為了迎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石化企業應該切實做好技術改造,技術儲備和技術攻關,特別在以下幾個方面:數據管理上,建立大數據管理體系和架構,大數據的軟、硬件平臺;數據分析上,研究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等新分析方法的應用;數據處理上,研究分布計算式和儲存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數據展現上,研究如何生動展示數據和數據分析結果,如可視化,三維和虛擬現實等技術;人才培養上,盡快培養解決大數據問題的技術人才。
智能化的前提是自動化和數字化,包括控制系統的數字化、工業網絡的數字化、測量和執行手段的數字化,也就是工業自動化的所有環節的全面數字化。即使實現了這一切,也僅僅是創建了智能制造的基礎。更進一步的還必須有滿足智能制造工藝要求的模型和算法,但這恐怕只是一臺智能制造設備或者一條智能制造生產線的實現。考慮智能制造全局,那就必須考慮原材料和能源的供應,整個制造環節的智能管理、智能優化,乃至對環境影響的智能控制、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其中都包括了智能化的概念。這也許就是我們追求的智能工廠的終極目標。
把經濟下行壓力轉化為科學發展動力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以追求卓越能效,提升生產力為核心的新一輪產業升級正在快速展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轉換表面上是增長速度的換擋與調整,本質上則是增長動力的轉換與接續。新常態、新飛躍,新常態孕育著革命性轉變,意味著中國經濟將“浴火重生”。
本文闡述了開展國產PLC產業化工作的重要意義,介紹了國產PLC廠商在PLC產業化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并對如何做好國產PLC產業化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
到第 頁
友情鏈接
電話:010-62669087 控制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十街輝煌國際5號樓1416室(100085)
版權所有 控制網 京ICP備14036844-2號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號:110108020236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