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案例 >> 案例首頁

    案例頻道

    組態軟件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 企業:控制網     領域:儀器儀表     行業:建筑樓宇    
    • 點擊數:1034     發布時間:2008-11-01 21:58:55
    • 分享到:

        組態軟件是工業自動化軟件的重要分支,所謂組態就是利用工控軟件中提供的工具和方法來完成工程中某一具體任務的過程,而這個軟件就是組態軟件。組態軟件主要具備以下功能及特征:工業過程動態可視化、數據采集和管理、過程監控與報警、生成報表、為其他企業級程序提供數據、簡單控制、批次處理、SPC過程質量控制、符合IEC61131-3標準等。

        組態軟件最早出現在80年代初,80年代的組態軟件是基于DOS系統開發的,當時的主要產品是Onspec、Paragon和IFix 等;進入90年代,主要是基于WINDOWS系統的組態軟件,如Intouch、Kingview、Ifix 等;未來將會是基于Vista操作平臺的組態軟件。

        在90年代中期之前,組態軟件在我國的應用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一、國內用戶缺乏對組態軟件的認識,項目中沒有組態軟件的預算,或寧愿投入人力物力針對具體項目做長周期的繁冗的上位機的編程開發,而不采用組態軟件;二、在很長時間里,國內用戶的軟件意識還不強,面對價格不菲的進口軟件(早期的組態軟件多為國外廠家開發),很少有用戶愿意去購買正版。三、當時國內的工業自動化和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還不高,組態軟件提供了對大規模應用、大量數據進行采集、監控、處理并可以將處理的結果生成管理所需的數據,這些需求并未完全形成。

        隨著工業控制系統應用的深入,在面臨規模更大、控制更復雜的控制系統時,人們逐漸意識到原有的上位機編程的開發方式,對項目來說是費時費力、得不償失的,同時,MI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大量應用,要求工業現場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更詳細和深入的數據,以便優化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因此,在1995年以后,組態軟件在國內的應用逐漸得到了普及。

        此時國內組態軟件這個市場上,充斥著正版和盜版的國外產品,幾乎見不到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化軟件。面對中國自動化軟件領域所處的尷尬局面,亞控科技創始人林偉先生在北京市海淀區的一個面積約30平的出租房內,開始了組態王的研發。在亞控成立并推出組態王這個產品僅僅三年后,國內先后一下涌現出了十幾種組態軟件和軟件公司,這些公司的誕生有力的促進了這個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極大了增強了中國人在這個領域的民族自信心,也進一步鼓舞許多人發展相關領域的產品。

        組態軟件作為一種工業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其發展方向必然是不斷降低工程開發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易用性是提高效率永恒的主題,但是提高易用性對于提高開發效率是有限的,亞控科技則率先提出通過復用來提高效率,創造性地開發出模型技術,并將這一技術集成到KingView7.0中。這一技術能將客戶的工程開發周期縮短到原來的30%或更低,將組態軟件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代表了組態軟件的未來。

        組態軟件的發展必將沿著更好的人機交互、更加逼真的畫面、能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具備行業特征和區域特征、具有很好的開放性、信息唾手可得和更高的可靠性以及大型SCADA的方向發展。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