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衛星在天空中正常運行,要通過衛星上的傳感器將衛星狀態采集下發送到地面,地面監測設備要實時處理傳回來的數據,通過對數據的監視和分析,掌握衛星的運行狀況。面向對象的衛星數據判讀系統通過機器自動完成數據判讀及報警,可以解決采用人工方式判讀,因數據量大,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大,易發生錯判、漏判和誤判的問題。本系統針對衛星判讀過程中所需知識的特點,以及人工判讀活動的特征,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描述和存儲知識,通過控制腳本描述和操縱專家知識和規則,并控制推理過程,能夠實現人工干預、按規律變化等復雜的數據判讀。
一、面向對象的知識表示
面向對象的知識系統是采用框架與語義網絡相結合的方法描述知識,采用面向對象的概念和技術實現知識。以領域對象為中心組織知識庫的結構,一個知識庫是由多個對象組成的樹形結構,對象是知識的基本單元,是表達屬性、行為過程及知識使用方法的綜合實體。各個對象按照邏輯關系有序的組成樹形結構,每個對象對應樹形結構中的某個節點。對象的屬性由槽來描述,每個槽有多個側面,形成一種層次結構。對象的行為由使用推理控制語言編寫的腳本來實現。本系統中采用MySQL作為面向對象的知識庫。
采用函數接口對曲線擬合規律描述:F(參數代號,時間)
通過動態庫調用方式解決數據判讀算法的保密問題:RemoteFun(動態庫名稱,參數1,參數2,…)
知識表示過程提供全局變量,供特殊情況下人工干預衛星數據判讀過程。
二、面向對象的推理
面向對象推理機主要功能:推理控制,在知識庫構造完成后,一部分推理過程可以確定下來,在推理執行過程中,各對象還可以根據當前的狀態,通過向推理機發送消息來實現對推理過程作動態改變。腳本解釋,對象方法存貯知識工程師所編寫的程序腳本,腳本系統自行定義和開發的推理控制語言。解釋機制,采用預置文本法和路徑跟蹤法相結合的解釋機制確定解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函數庫,系統中已實現的眾多功能均以函數形式出現,主要包括數值計算、字符串處理、文件操作、數據庫訪問、網絡通訊、對象訪問、外部功能調用等。
三、衛星數據判讀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