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李榮融:五大電力集團不重組
    • 點擊數:1002     發布時間:2008-08-12 16:57:54
    • 分享到:
    關鍵詞:
         奧運之后,距離國資委給央企整合制定的80~100家的目標僅剩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昨日在出席國企改革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央企重組的步伐將在奧運后加快。

     

      國資委將主導央企重組

     

      “關于重組,不僅僅是中央企業。應該說我們國家各種所有制企業都面臨這種任務,”李榮融在會上表示,“至于奧運會以后,會有一個轉折,就是由企業自愿組合到轉向由國資委主動推進的轉變。”
      中國目前擁有149家中央企業,幾乎遍及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李榮融昨日表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不屬于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企業,這些企業應該更多地進入市場經濟競爭。”
      至于加速央企重組的方向,在今年國資委的“三定”方案中已經有了最為明確的解答。
      新的“三定”方案特意為國資委添加了一項職能,就是要求國資委“加強指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的職責,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按照國務院公布的關于國有經濟布局調整所要求的,中央企業到2010年將會減少到80戶到100戶,這個目標不變。”李榮融再次強調。
      事實上,從國資委建立之初,央企重組就是國資委的重要職責之一。
      2004年年末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就為中央企業定下來了三年目標,即中央企業要在三年內做到行業前三,否則就要進行重組。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08年,中央企業戶數已由196家調整為149家,但很多企業距離行業前三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在今年7月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李榮融就表示:“奧運會之后我們會采取措施,分批來調整,三年早過去了,不能成為行業前列的,我放寬到前六名。”
      雖然將“前三”的目標放寬,但實際已經將央企重組的政策收緊。在此次會議上,李榮融明確指出,央企已有的“重組更多是體現在企業的自覺自愿基礎上”,“奧運會之后,企業重組將充分發揮國資委的主導性”。

     

      五大電力集團不重組

     

      按照目前中央企業所涉及的行業,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關系到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比如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等,這類企業占央企總數20%左右,但其在央企總資產和總利潤中的占比均超過了70%,以做大做強為主;第二類是國民經濟支柱中的一些骨干企業,主要指建筑、汽車、電子、重大裝備、冶金等類企業,企業實力差距不大,國資委現有的整合思路是更注重鋪設平臺發展潛力;第三類是屬于商貿流通、服務業,按照國資委目前的整合動作,顯示國資委的思路是“該整合的就整合、該退出就退出”。
      舉例而言,中央企業重組之初,首先開刀的是并不屬于國家經濟命脈的房地產行業。經過一系列整合,國資委將央企近千億元的房地產資產集中在幾個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的大集團公司之內。但對于這樣的行業,國資委的態度還是繼續退出。
      李榮融在昨日也明確表態,“核準房地產業作為主業的”,“有相當一部分是作為一個過渡”而設置的,“我想不少企業現在作為過渡的房地產主業會逐步退出”。“要降低造價,沒有規模化,造價是降不下來的。因此重組、退出是必然的”。
      而對于涉及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經濟安全的行業,國資委的整合態度則相當謹慎。
      比如電力行業的五大電力公司,雖然其發電裝機容量在全國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只有40%,但由于涉及國家基礎產業和國家電力改革進程,重組工作一直沒有實施。
      李榮融昨日就解釋說:“關于五大電力集團的重組,目前沒有計劃。目前需要的是保證我們的國民經濟平穩運轉。”

     

      反壟斷法不影響央企重組進程

     

      從8月1日開始,《反壟斷法》正式生效。在李榮融看來,反壟斷同當前央企做大做強并不沖突。
      “這部法不反對企業具有市場的支配地位,但是它嚴格禁止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李榮融表示。對于央企的壟斷問題,他從法理和國際比較兩個角度加以闡釋。
      李榮融表示,《反壟斷法》的特色在于,對關系國家經濟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經濟占控制地位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而從國際比較來看,李榮融認為,國內企業集中度過低,“國內的重組工作才剛剛開始”。
      以國內在壟斷上爭議較大的石油業為例,李榮融分析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它們加起來還抵不過美國一家公司,“據我們的調查,世界上76%的國家只有一家石油公司,剩下20%多的國家也不超過三家石油公司。因此,應該說中國構成了競爭的條件。”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公司法專家李曙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反壟斷法》旨在維護市場經濟的秩序,它的實質是反對市場上那些限制、排斥競爭的行為,而不是反對所有的壟斷。
      李曙光分析說,有些行業具有排斥市場競爭的性質,包括電信、石油、鐵路等行業,對民營企業的競爭是排斥的,也限制一些非國有企業的競爭,在《反壟斷法》生效后這些領域的訴訟將增多;但該法律對于那些涉及自然壟斷、公共利益的行業或領域,予以豁免,以避免社會資源浪費,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安全。
      “如何能用好《反壟斷法》,更多地在于有一個良好的司法體系和優秀的法官。”李曙光表示。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