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用網絡的力量推動中國
    • 作者:何振華
    • 點擊數:570     發布時間:2008-07-16 11:32:00
    • 分享到:
    關鍵詞:

      


        6月20日,在人民日報創刊6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來到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這是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國際部,了解國際新聞采編情況,并同編輯記者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鞠 鵬攝

      
    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在線交流(攝影:人民網記者李舸)

      這是億萬中國網民仍在回味的“幸福網事”,也是自1994年互聯網接入中國以來最令人振奮的一個瞬間。

      6月20日,當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人民網,與網友在線交流,中國互聯網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正如網友所說“這短暫的幾分鐘,蘊含著豐富的內容?!?/P>

      它讓人回望互聯網在中國風生水起的不凡歷程。十幾年間,一個信息時代的后來者,奮步疾行,讓新技術在五千年文明古國活水涌流,終成波瀾壯闊之勢。2.3億活躍其間的參與者,成就了中國“網民人數世界第一”的地位。

      它讓人感慨中國互聯網從網絡發燒友的娛樂工具,到社情民意表達廣場的迅速演變。中國現有BBS論壇130萬個,規模全球第一。網絡的興盛,大大拓展了中國社會的輿論空間,深刻影響著社會輿論的形成機制和傳播方式,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它讓人欣喜互聯網從信息時代新發明,到治國理政新平臺的可喜進步?!澳愕慕ㄗh非常好,我在網上已經看到了?!狈堑渌僚暗?003年,總書記對網民的回應,傳遞著黨中央重視互聯網和網絡民意的決心,堅定了億萬網民通過網絡參與國是的信心。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下,年輕的網絡,與一個歷經80多年滄桑的政黨緊密結緣?;ヂ摼W成為大眾文化傳播的新途徑,社會公共服務的新平臺,政治有序參與的新渠道。

      總書記也是網友!會“抽時間盡量上網”,“認真地去閱讀、去研究”網友發出的帖子,把互聯網作為“了解民情、匯聚民智”的重要渠道。這樣的信息,體現著黨和政府通過互聯網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遠見卓識,讓人重溫十七大清晰而堅定的聲音:“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意味深長的是,蓬勃的網絡民意與最高決策層的思謀,在許多層面水乳交融,讓互聯網成為中國社會文明進步的建設性力量。從廣州“孫志剛案件”到重慶“彭水詩案”,從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到奧運圣火傳遞,近年來,互聯網的力量已充分顯現。在抗震救災讓世界動容的民族悲歌和英雄壯歌中,更有互聯網催人淚下也催人奮進的樂章――

      截至6月10日,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網共發布抗震救災新聞29.5萬條,新浪、搜狐、網易、騰訊整合發布新聞26.4萬條,8家網站新聞點擊量508.5億次,跟帖量3650萬條。海量信息,激情文字,使互聯網迅速成為震后“即時通訊”,推動中國大規模實現了梁啟超112年前呼吁的“去塞求通”?;ヂ摼W呈現的大視野里,人們看到了堅強的領導、不屈的精神、偉大的國家。

      這一切,見證著網絡的巨大影響,提醒我們在輿論引導新格局中,在信息公開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進的今天,能否通過互聯網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搭建快速廣泛的溝通平臺,不僅是對執政能力的考量,更是對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檢驗。

      而今,總書記與網民的直接對話,讓億萬網民看到一種責任,也向各級領導干部發出強烈信號――

      抓住信息化的歷史機遇,用網絡的力量推動中國。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