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人大代表呼吁振興儀器儀表產業
    • 點擊數:734     發布時間:2008-07-16 10:48:10
    • 分享到:
    關鍵詞:
     儀器儀表是科學研究的技術手段和基礎設備,科學家們把它稱作工業生產的"倍增器",把其功效形象地比喻為"四兩撥千斤"。但我國儀器儀表產品大多屬中低檔水平,難以完全達到"撥千斤"的效果。

        吉林大學教授曾孝箴代表對我國儀器儀表的生產現狀不無憂慮。他說,我國儀器儀表的生產現狀難如人意。高檔、大型儀器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檔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國外公司占有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而國產分析儀器約占全球市場不到千分之三的份額。

        曾孝箴代表說,客觀地看,我國的儀器儀表雖然技術指標同國外同類產品比較差距不大,但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成為國產儀器儀表的"硬傷"。一項調查表明,有80%以上的人認為由于穩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極大地限制國產儀器儀表的使用范圍和可信程度。與此同時,科技創新進展滯緩,成為了國產儀器儀表工業發展的"瓶頸"。

        更為嚴重的是,低水平的重復生產異常突出。曾孝箴代表說,從工業自動化儀表到科學儀器,幾乎每一個主要產品都有幾十家甚至數百家企業在重復生產,一些產品的型號規格甚至都完全相同。比如,全國有近百家企業重復生產渦街流量計,有80多家企業重復生產氣相色譜儀,有300多家企業重復生產熱電偶,產品技術水平相當于國際80年代初期水平,而且產品質量全面過關的微乎其微。這種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的發展不能集中優勢力量,捏緊拳頭,生產能力極度放空。

        大量低水平重復生產,也破壞了市場競爭的有效秩序,導致出現不公平競爭和暗箱操作等。 曾孝箴代表分析,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目前正面臨著三重壓力:一是國際上現代化儀器儀表正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總線化迅速發展;二是國內市場被外商擠占,特別是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競爭將更趨激烈;三是我國的儀器儀表工業還受制于科技創新及產業化進展滯緩等"瓶頸"制約。他建議建立儀器儀表產業風險投資機制,加快儀器儀表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十五"期間,應建立一批儀器儀表工業科研和工程發展中心,在未來五至十年內扶植和發展一批儀器儀表生產基地和"龍頭企業",讓國產儀器儀表工業真正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