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對天然氣水合物所蘊藏的巨大能源資源和潛在環境效應認識的不斷深入,世界各國科學家開始從天然氣水合物類型、物化性質、自然賦存、成藏條件、資源評價、勘探開發手段以及天然氣水合物儲氣技術、天然氣水合物與全球變化和海洋地質災害的關系等方面,展開了較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較大進展。
業內專家對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湯瑪遜科學公司基于Web所建立的信息平臺提供的科學引文索引(網絡版)數據庫、ISI會議錄數據庫和德溫特創新專利索引數據庫中收錄的1995~2005年期間發表和申請的國際天然氣水合物研究論文和創新專利進行了整理分析,結果表明:
關于天然氣水合物的文獻量逐年增多。1995~2004年10年間,國際天然氣水合物的論文和專利呈逐年上升趨勢,后者的年均增長率達到48.44%。
進入21世紀以來,天然氣水合物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日益頻繁,水合物研發趨于國際化,國際天然氣水合物研發發展較快。
世界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中國、挪威等國家的國立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和大學。
參與試驗性開采最積極的國家是日本、加拿大、美國、德國、印度等國。日本由于常規油氣資源匱乏,在開發水合物氣方面特別急切。加拿大具有試驗性開采的良好陸上基地。美國對水合物氣開發的能源戰略目標和科學目標均很重視。德國既無常規油氣資源,又無天然氣水合物資源,主要靠技術優勢以期在國際合作和未來水合物氣開發中獲益。
依據近年來試驗性開采的成果和今后的技術進步來看,在2015~2020年發達國家實現工業規模開采水合物氣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要實現商業開采,即從投入產出比上與開采常規氣相比,還值得探討。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