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為制造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訪佛山市委書記李貽偉
    • 點擊數:771     發布時間:2011-12-19 13:12:00
    • 分享到:
    關鍵詞:

        《經濟日報》,2011年11月18日

        作為全國第五、珠三角第二大制造業城市,佛山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進行了哪些探索,總結了哪些有益的經驗?在佛山調研期間,我們采訪了佛山市委書記李貽偉。

        記者:陶瓷是佛山傳統的支柱產業,對佛山經濟發展的貢獻很大。佛山為什么要痛下決心,把不符合清潔生產標準的陶瓷企業轉移走?

        李貽偉:陶瓷企業要想轉型升級,必須在全國范圍內靠近市場、靠近原材料產地進行布局。佛山周邊的原材料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但是政府不采取措施,大部分企業不到迫不得已不會主動轉移。

        當時佛山的陶瓷企業生產工藝比較落后,對佛山的環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我們不得不下決心治理,但我們的目的“不是趕走企業,而是趕走污染”。

        對于一個制造業城市來說,解決好環境問題是個很大的挑戰。產業升級轉型的實質,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實現人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我們到一些國家考察,發現空氣很好,人們都喜歡在街頭露天吃飯、喝咖啡,感覺心情很舒暢。這樣的場景,在當初的佛山是不敢想象的,因為空氣、水的污染,我們造成了更大的空間資源的浪費。

        環境的優劣跟經濟發展緊密相關。解決好環境問題,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

        記者:佛山的制造業中,傳統產業所占比重較高,會不會影響佛山制造業的競爭力?

        李貽偉:佛山傳統產業比重較高,跟經濟發展的歷史有關。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很多行業里面,佛山的企業都做到了龍頭地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一個地方的產業有沒有競爭力,不能光看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決定產業競爭力的,是這個產業的進入門檻和退出門檻,這兩個門檻都很低,市場競爭最終會讓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勝出,靠壟斷和地方保護是保護不出競爭力的。

        佛山的傳統產業一直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很少有政策扶持。現在,政府只要不阻礙它,去做“打棗”的事情,企業就會不斷提升競爭力,這一點不要怕。政府要做的是從宏觀上研究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瞄準未來發展的方向,對產業鏈進行價值提升。

        記者:在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方面,佛山有什么好的做法?

        李貽偉:必須承認,在完全競爭性領域,政府的判斷有時候和市場前沿會有一定差距,在培育新興產業方面,“有形之手”干預一定要慎重。

        我們會引進一些基礎性的產業,不需要投入很多,慢慢培育,等到技術、市場等條件成熟的時候,這些產業就會發生裂變。也不見得我們培育的每一個“種子”都能成功,培育七八個,能成一個就不得了。政府有時候需要想一些長遠的事情,不能老想著馬上就見到效果。

        記者:佛山未來發展的定位是什么?

        李貽偉:佛山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佛山工業總產值要力爭達到3萬億元,成為珠三角最大的制造業城市。立足于發展制造業,是佛山堅定不移的選擇。

        這是佛山的客觀條件決定的。從區位看,佛山緊鄰廣州,現在已經逐步實現廣佛同城化,但是佛山的制造業成本總體上要比廣州低15%左右。從產業基礎看,佛山是制造業的家鄉,佛山人從骨子里喜歡制造業,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從產業環境看,佛山的金融系統很發達,能有力地支持制造業發展。

        當然,發展制造業并不是不要服務業。目前,佛山的第二產業比重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偏低,我們要做強生產性服務業,這也是制造業發展的需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