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本站動態

    資訊頻道

    喬布斯與錢學森之問
    • 廠商:控制網
    • 作者:宋慧欣
    • 點擊數:3674     發布時間:2011-10-31 08:45:00
    • 分享到:
    關鍵詞:

        就在兩年前的今天,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逝世,他留給后人的除了趕超世界的科學技術,還有讓人無奈的“錢學森之問”。為何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 

        如今喬布斯逝世也產生了類似的疑問,馬化騰在微博中感嘆說:“我們還能再崇拜誰?” 中國如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科技變革、民族復興之關鍵期,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同時也正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迫切需要喬布斯式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以不斷優化的創新思維,帶來產業的質變提升。

        然而為什么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現代中國沒有培養出一個喬布斯式的“創新大師”?其實探尋癥結所在,個中原因并不復雜,正如錢學森先生所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就在喬布斯逝世后不久,互聯網研究專家胡延平也曾發出預言:“因為中國的文化、教育、體制、觀念不是創新的天然土壤,將導致中國10年內不可能出現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式的人物。”

        我們急需創新,我們急需創新人才,我們急需高端科技大師群體。我們更需要創新的文化,創新的環境,更需要利于科研的環境,更需要高質量的教學環境,這與出人才出成果有必然因果關系。沒有良性的教育大環境及相適應的先進教育體制機制,奢望大師群涌現,那是自欺欺人。目前的教育機制下每年畢業幾百萬大學生,其含金量所有的人都明白。人們不禁要追問:大學的規劃思路和目標是什么?大學有多少啟發式教育?大學究竟投入多少精力從事學術科研?大學多少人關注探索科學前沿項目?,大學為創新到底創造多少實驗實踐的機會?,大學與國際科技、學術、教學交流成效究竟如何?等等。應試教育、學術腐敗、教育功利化、大學商業化充斥校園、教育高學費,家庭高壓力,出路高風險,致使學生把學業當作謀生的敲門磚,何來報國之宏圖?除了教育體制急需變革,中國社會更需營造一種“創新文化”,讓創新成為未來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部分,鼓勵創新、崇尚創新,從而培育整個中華民族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想。

        2011年10月30日,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師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的校長以及北京市和全國各省市著名中小學校長近百人匯聚北京師大附中,共同探討“錢學森之問”。據記者所知,近年來,以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多所高校和以北師大附中、海淀實驗中學為代表的中級教育院校已紛紛開設“錢學森班”,雖然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時日檢驗,但嘗試即是轉變的開始。

        當然要實現我們所期望的根本性轉變就要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國現有的某些體制,不是一朝一夕,一個政策法令就能完成的,但這樣的轉變的必須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所需都表明,自主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也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有些事是我們現在必須要做的事情!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