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打造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創新團隊
    • 作者:楊學軍 王建偉
    • 點擊數:652     發布時間:2011-08-15 13:47: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求是》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抓緊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肩負著中央軍委賦予的培養高級科學與工程技術人才、先進武器裝備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的重大使命。多年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胡主席關于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宏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把創新團隊建設作為加快人才建設、有效履行使命的實際舉措,培養造就了一批著眼戰略需求、勇攀科技高峰、密切團結協作、始終自強不息、甘于犧牲奉獻的創新團隊,掌握了一批事關國家安全發展、軍隊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技術,取得了以“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系統為代表的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為推進科技強軍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圍繞增強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勇氣,鑄牢團隊自主創新的精神支柱

        當前世界各國都把深度開發人力資源、發展高新技術,作為贏得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選擇。鑄牢團隊自主創新的精神支柱,不斷增強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勇氣,是加快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更好地履行使命任務的關鍵。

        牢記囑托期望,始終以強軍興國為己任。近60年來,黨中央、中央軍委始終對學校的建設與發展高度重視,黨的三代領導核心和胡主席始終給予學校關懷厚愛。胡主席對學校研制成功新一代銀河巨型機作出重要批示,為研制成功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題名“天河”,專程到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視察“天河”一號。我們堅持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關愛作為教育激勵團隊的寶貴資源,經常組織團隊重溫黨的三代領導核心的囑托,深刻學習領會胡主席關于自主創新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認清國家和軍隊對科技創新的緊迫需求。學校深入學習貫徹胡主席重要批示精神,激勵廣大科研人員牢記重托、不辱使命。

        緊貼核心需求,強化自主創新使命責任。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掌握事關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對自主創新提出緊迫要求。我們組織開展以“自主創新與提高國家戰略能力”、“國家發展戰略需求與創新團隊使命責任”為主題的大討論,多次邀請國家部委和軍隊領導、國內外著名科學家作報告,引導大家深刻認識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靠別人也是靠不住的,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對國外對我國急需核心芯片的封鎖禁運,高性能微處理器團隊急國家之所急,僅用10個月時間就研制出高性能核心芯片,滿足了國家和軍隊重大戰略需要。

        堅持放眼世界,敢于挑戰強國搶占先機。世界各國紛紛加快爭奪科技制高點步伐,不斷增強科技實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力圖在激烈競爭中占據更有利地位。我們成立以院士為主的專家戰略咨詢委員會,派出科研人員到美、歐科技強國考察、交流、培訓,了解世界高技術最新發展,激發團隊瞄準前沿、搶占先機的氣魄和膽略。高性能計算團隊敢為人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CPU+GPU異構融合體系結構理論,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研制成功“天河”一號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2010年11月在世界超級計算機中排名第一,打破了美國長期以來壟斷榜首的格局。

        二、瞄準世界一流水平,著力提高團隊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推動科技發展進步的核心因素。我們遵循團隊建設發展規律,緊緊扭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堅持突出重點,注重打牢基礎,努力建一流隊伍、出一流成果。

        以一流學科體系建設為支撐。學科建設水平是一流大學的重要指標,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礎。我們堅持以建設一流學科帶動團隊建設,實施優勢學科躍升工程、基礎學科強化工程、交叉學科培育工程、學科建設機制創新工程,建成了航天學科群、信息學科群優勢特色突出,支撐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戰略方向和國防科技前沿領域的學科體系,匯集了大批優秀人才,衍生了多領域、多方向創新群體,支撐了重大項目的研究攻關。按照“Computer+X”學科建設模式,加強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龍頭的多學科建設,支撐了高性能計算、高性能微處理器技術、基礎軟件技術、網絡技術等團隊的建設發展。這些團隊都成為國家級創新團隊,研制成功了“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系統、“飛騰1000”芯片、“銀河麒麟”服務器操作系統、“銀河玉衡”核心路由器等重大自主創新成果。

        以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建設為引領。領軍人才是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發明者,新學科新突破的開拓者。我們把握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注重加強科技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培養,確立“領軍人才+骨干群體”的建設模式,大力實施名師工程,創新拔尖人才引進機制,把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放在關鍵崗位和重大任務中磨煉,培養了一支具有突出創新能力的骨干隊伍,帶動了團隊發展。電子學專家郭桂蓉院士,長期從事目標識別技術研究,開創了雷達信號處理和目標識別新的技術途徑,帶出了目標識別技術、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創新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成果。

        以重大工程研究創新實踐為平臺。科技創新實踐是凝聚隊伍、錘煉能力的重要條件。我們立足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瞄準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前沿,依托國家“985工程”、“211工程”、軍隊“2110工程”和學校“十一五”重點建設,建設13個重大裝備核心技術、重大國防基礎技術科技創新平臺和兩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承擔多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造就了一批勇挑重擔、攻關創新的團隊。“十一五”期間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80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快速響應空間系統與技術創新團隊,依托985科技創新平臺,加強新概念航天器與集群系統技術、運載系統與快速發射技術、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技術、空天圖像測量與視覺導航技術等研究,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

        以軍民融合式發展為契機。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是開發軍事科技人才資源的有效途徑。我們充分借助國家重大教育工程、人才工程,依托“千人計劃”等國家頂尖人才計劃,建立與世界名校師資共享機制,培養、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加強與地方科技合作,與天津市濱海新區和湖南省政府共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和長沙中心,為創新團隊的建設注入了新動力。磁懸浮技術團隊率先在國內突破掌握磁懸浮控制技術,聯合多家科研單位與企業協作攻關,在北京開工建設我國第一條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運營線,實現了我國中低速磁浮交通技術的工程化、產業化。

        三、堅持有效激發創新活力,為團隊施展才干成就事業營造良好環境氛圍

        良好寬松的環境氛圍是聚才興業和激發變革創新的條件。我們注重發揮學校崇尚創新的優良傳統,積極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新、勇于創新的環境氛圍,為團隊創新提供不竭動力。

        大力弘揚“哈軍工”優良傳統和“銀河精神”。“哈軍工”優良傳統和“銀河精神”,是學校在近60年的發展歷程中積淀而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堅持把“哈軍工”優良傳統和“銀河精神”作為激發團隊創新活力的重要資源,與形勢政策教育、黨課教育等結合起來,通過報告會、交流會等多種形式,開展做“軍工”和“銀河”傳人的教育活動,滲透到團隊建設的方方面面,為團隊保持創新激情、煥發創新活力提供力量源泉。

        著力培育“天河”創新文化。學校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孕育形成的“天河”文化,蘊含了“厚德博學、強軍興國”的校訓,體現了“忠誠、嚴格、科學、勤奮、文明”的校風。我們把“天河”文化作為培育和滋養團隊的時代精神元素,開展航天科技文化節、計算機文化節等活動,廣泛宣傳高性能計算創新團隊的事跡,總結推廣“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系統自主創新成功經驗,激勵團隊不斷追求卓越、勇攀新的科技高峰。

        建立完善有利于創新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模式。煥發團隊創新活力,根本在于深化改革創新,建立完善制度機制,實施科學管理。我們堅持用制度機制保障團隊建設,創新團隊開發、評價、使用、配置、激勵制度措施,設立創新基金,實施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制度,實行學部制和重大項目管理行政、技術兩條線。把以人為本貫穿到政策制度設計和科學管理,切實解決團隊人員身體健康、家屬就業、子女上學、住房等問題,營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和體現人文關懷的環境。

        四、著眼推進人才強國強軍戰略,切實加強創新團隊建設的組織領導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軍隊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們立足推進人才強國、人才強軍戰略全局,堅持把團隊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用戰略思維謀劃和推進團隊建設。

        把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作為推進科技強軍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校黨委堅持把加強團隊建設作為重要政治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2020年前軍隊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把握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主題主線,瞄準亟待解決的重大科技問題和急需突破的核心關鍵技術,加強頂層設計,采取超常措施,創新培養模式,加快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

        把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作為創建我軍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支撐。我們堅持把團隊建設納入學校建設整體布局,學校“十一五”、“十二五”建設規劃,2020年前建設發展規劃等都把團隊建設作為重點突出出來,配套政策支持,加大經費投入,以提高團隊建設水平,帶動學校人才隊伍建設整體躍升,提高了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和學術聲譽。

        把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作為黨管人才的重要任務。學校各級黨委、機關認真履行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責,把團隊建設納入重要工作日程,研究解決團隊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探索團隊建設特點規律,制定個性化建設方案,發揮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組織作用,形成抓團隊建設的合力。

        當前,全黨全軍都在深入學習貫徹胡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要堅持以胡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學校建設和改革,進一步加強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大力開展軍事科技自主創新,更好地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

        (作者:楊學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王建偉,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政治委員)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