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日本“去核”對經濟影響幾何:電力供需矛盾凸顯
    • 點擊數:1955     發布時間:2011-07-15 16:3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 科技日報  

        神奈川縣“智能城”示意圖

        日本首相菅直人13日發表“去核”宣言,聲稱將有計劃、分階段減少日本社會對核能的依賴程度,并最終實現“無核”社會。鑒于菅直人隨時可能下臺,任內恐難以承擔“去核”重任。

        但受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日本主流民意傾向“去核”。無論將來哪個政黨執政,均無法回避核電取舍問題,而取舍結果,不僅意味著日本未來能源政策的重大轉折,預計也將對日本經濟前景產生深遠影響。

        從中短期看,“去核”將使日本電力供需矛盾凸顯,影響部分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整體經濟活動。但從長期看,“去核”政策將釋放日本既有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實力,激發企業在可再生能源和節能領域的投資欲望,從而搶占可再生能源技術和市場先機,為日本經濟創造新的起爆點。

        日本現有能源結構中,對核能的依賴超過30%。按照日本政府既有的能源基本計劃,到2030年,核能占能源結構比例將提升至50%以上。但福島核事故以后,日本既有核能政策遭到廣泛質疑。日本主流媒體的民調顯示,超過7成民眾支持“去核”。此外,因地震受損等因素停運的核電站也明顯增加。

        核電運轉率降低,直接導致今夏日本列島普遍出現電力緊張。7月1日起,日本東北和關東地區開始實施“限電令”,企業等用電大戶被要求減少往年正常用電量的15%。關西、九州、四國等地區也開始實施自主節電措施。

        日本企業想方設法減少電力緊張對生產的沖擊。豐田等日本主要汽車廠商把周四、周五的生產安排到周六、周日;一些企業把部分生產從電力短缺區域轉移至電力相對寬裕地區;也有企業索性增加員工的夏季休假天數,以回避夏季用電高峰。然而,一旦電力短缺長期化、常態化,企業的應急措施將捉襟見肘。

        日本銀行總裁(央行行長)白川方明12日在貨幣政策會議后的記者會見中強調,電力供應短缺將給日本經濟帶來3點負面影響,即電力不足常態化制約經濟活動,電力成本升高影響企業收益和家庭購買力,企業和投資者對電力供應的擔心影響日本中長期經濟增長。白川同時指出,核能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有助于創造新的投資和需求,但這一轉變過程需要時間。

                           

        日本政府此前一份測算結果顯示,如果現有核電全部停運,并以新增火力發電彌補缺口的話,液化天然氣等火力發電燃料成本將新增3萬億日元(380億美元)。

        “3·11”大地震后,許多日本企業因零部件供應鏈中斷蒙受很大損失,日本政府本月8日發布的《貿易白皮書》顯示,近7成受訪日本企業表示今后可能將部分生產轉移到海外。業界分析人士還警告,電力供需矛盾可能會加速日本企業向海外轉移生產的步伐。
                             
                           

        不過,并非所有企業和經濟界人士對“去核”持悲觀態度。不少企業瞄準“后核電時代”,開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積極展開投資,以搶占市場先機。日本首富、軟銀公司總裁孫正義聯合日本35個道府縣,于13日成立相關組織,計劃利用日本各地閑置或荒廢農田推進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建設,同時積極游說政府和國會議員,推動鼓勵清潔能源投資的《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盡早在國會獲得通過。孫正義今年5月在國會聽證會上說,利用休耕或荒廢耕地發展太陽能發電項目,發電潛力相當于50座100萬千瓦級核反應堆。

        日本松下公司聯手其他8家公司,在神奈川縣藤澤市開始建設日本首個智能環保城市,根據規劃,“智能城”中,每戶住宅標配太陽能發電系統、家庭燃料電池、節能家電,利用智能電氣管理系統實現最佳能源利用率。東芝、日立等一直倚重核電業務的大型電機企業在福島核事故后也悄然轉變經營重點。今年5月,東芝宣布以23億美元并購瑞士最大的智能儀表公司,為今后迅猛發展的智能電網、智能社區發展搶占關鍵技術和產品環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本月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總額高達211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32%,但日本在國內的投資額只有約33億美元。日本業內人士指出,一直以來,日本把核能作為國家戰略推動,對核能的大量投入不僅擠占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資源,圍繞核能的政官商利益集團還在政策、市場、供電機制等方面壓制可再生能源在日本國內的發展。“去核”從某種意義上將極大釋放企業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熱情。

        日本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飯田哲也指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領域被視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發達國家中率先發表“去核”宣言的德國已經借助可再生能源相關投資取得顯著經濟效果,對于日本而言,從核能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不失為實現震后復興的一劑良方。(新華社7月14日電)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