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2011-04-16 10:35:58 《光明日報》
當我們談論正在興起的科技全球化浪潮,與其說是在談論科技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不如說是在談論科技能夠更加徹底地改變人類生活的全貌。何謂科技全球化?簡單地說就是研發資源的全球配置,研發活動的全球管理,研發成果的全球共享。一句話,就是人類攜手邁向全球科技合作的金光大道。經濟全球化已經讓人類生活改變了模樣,風起云涌的科技全球化要比經濟全球化更精彩、更超前、更偉大。
全球科技合作首先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整個地球需要共同面對氣候變暖、能源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挑戰,整個人類需要共同面對重大疾病、糧食安全、人口變化的煩惱。越來越多并且日趨嚴峻的全球重大問題正在給人類的生存發展設置重重疊疊的路障。沒有全球共同的政治意愿、經濟運作和科技創新,掃除這些障礙都是不可能的。單個國家無法應對的挑戰只能由全人類共同應對。地球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圍靠在一起,對人類的未來進行共同的思考。全球科技合作正是在如此“沉重的背景下”登臨國際舞臺,并逐漸走到了舞臺中央。世界看到了面臨的危險,而擺脫險境的一項重大對策就是科技合作,就是科技全球化。它是應對挑戰的利器,它是走出困境的正道。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天下之后,世界已不能拒絕隨之而來的科技全球浪潮。在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旗幟下,國際科技合作的道路越來越寬廣。生產國際化了,市場也國際化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科技創新走向國際市場。研發資金國際化了,信息傳播國際化了,研發成果的應用也國際化了,研發自身怎么會置身國際化之外呢?
誰能從科技全球化中得到好處呢?答案是世界所有國家。無論對發達國家或科技大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或科技弱國而言,科技全球化的好處都是顯而易見的。各國可以在合作中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節約創新成本,爭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對發達國家來說,國際科技合作可以聚集各國智力、資金和資源,而發展中國家則可以通過研發合作,培養骨干,彌補不足,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強國和弱國都清楚,創新能力意味著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而國際科技合作是提升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正是通過國際科技合作,科技人員才會有更多的機會掌握世界科技前沿動態,融入世界科技浪潮。
人類需要超越自我。科技全球化的更大價值或許在于我們從中可以找到一種自我認知的新方式,一種對人類生存發展和道德觀念的深層思考。科學真的可以沒有國界嗎?技術壁壘能夠打破嗎?國際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能夠拓展到什么程度呢?那些眾所周知的禁止和限制范圍能否日趨縮小?合作領域能否越來越大,合作目標能否越來越高?如果人類能夠真正實現科技全球化的宏偉目標,那么世界各國的政治互信就會更牢靠,全球安全穩定也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無論如何,科技全球化如今已經成了國際舞臺上的主旋律、新時尚。科學技術原本就是通過人類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發展起來的,它也會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人類擁有了共同的基因組計劃、人類腦計劃、世界氣候研究計劃、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高能物理研究計劃、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歐洲伽利略計劃等多國科研項目,可以相信,人類還會在太空開發、應對災變等方面實現更多的合作目標。
當日本東電公司決定將含有放射性物質的“臟水”倒入大海時,有人怒斥,有人嘆息,有人則從中看到了科技全球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世界一流核電專家堅稱,假如日本在應對事故過程中有機會享受到科技全球化的好處,這場可能演變成全球災難的悲劇原本可以避免。面對大災大難,任何國家的“救災高招”都屬于全人類,任何科技成果都應貼上人類共享的標簽。嚴峻的現實告誡我們,人類真的必須有擁抱科技全球化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