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IPv6,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石
    • 作者:佘惠敏
    • 點擊數:1103     發布時間:2011-05-16 12:55: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2011年4月27日

                        

                        

        2011年是IPv6和互聯網發展的關鍵一年。這是近日在京舉行的2011年全球IPv6高峰會議上,與會的下一代互聯網領域專家及行業企業負責人的共識。

         IPv6是用于替代現行版本IP協議IPv4的下一代IP協議。當IPv4地址分配盡之后,可以用IPv6進行接替,但這并不意味著IPv4地址將終止使用,二者將并行一段時間。今年2月,國際互聯網名稱和編號分配公司(ICANN)宣稱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已向各大洲地址注冊管理機構(RIR)分配完畢。互聯網向IPv6過渡已經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這種轉變意味著什么?我們是否已做好準備?

        遷移勢在必行


        過去十年中,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有4億多網民,占據世界網民數量的20%。在全世界前20名最大的網站中,有5個中文網站。”全球IPv6論壇主席拉提夫•拉蒂德(Latif Ladid)說:“根據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消息,中國已經獲得IPv4的第二大地址擁有量。中國對互聯網行業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互聯網在中國的高速發展正是IPv4向IPv6遷移的重要動力之一。過去十年,中國的網絡成長將近20倍。近幾年中,世界IPv4地址主要分配在亞太區,而中國又占到亞太區的50%。現在IPv4地址還沒有完全枯竭,雖然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畢,但還有一些地區性、區域性地址可供分配和正常使用,不過這持續不了多久。據悉,中國電信運營商所儲存的IPv4地址到今年年底前或將用罄,而目前我國互聯網用戶保持年均19%的增長率,地址將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說:“IPv6是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基礎,向IPv6過渡是目前國際應對IPv4地址資源短缺的相對成熟有效措施,而我國目前地址資源短缺壓力尤為突出。”

        這種迫在眉睫的地址資源短缺壓力使我國盡快向IPv6過渡成為必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網絡規模,我們必須也只能采取自主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沒有我們國家網絡規模大,我們現在碰到的過渡問題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解決不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大的設備制造商憑空想出來的過渡方案對我們來說也不現實。只能吸收我們自己的運營商,在我們國家科技支持體系下,共同解決這個問題。不能等IPv6在國外發展了我們再發展,這非常關鍵。”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