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加快向現代制造服務業轉型
    • 點擊數:1196     發布時間:2010-12-19 12:48:00
    • 分享到:
    目前在國內磨齒機市場上,秦川集團的占有率已高達75%,競爭對手主要來自海外。
    關鍵詞:

                     

        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10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上,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旗下的陜西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再次與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簽下大單。至此,比亞迪汽車已累計采購秦川發展近2億元數控機床產品。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高效多頭蝸桿砂輪磨齒機大批量進入轎車加工行業,標志著秦川機床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得到新的產業領域的認可。”秦川集團董事長龍興元說。

         2008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秦川集團緊緊把握世界機床產業市場需求新趨勢,完善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加快從單純的生產制造業向現代制造服務業轉型。2009年,秦川集團逆勢上揚,增速超過10%,實現銷售收入47.58億元,再次創出歷史新高。

        從一個規模不大的“老三線”企業,一躍邁進今天國內機床行業前三強,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是如何實現轉型升級的呢?

        加快進入高端市場

        走進秦川集團機械加工廠恒溫數控車間,記者被眼前一臺臺新式數控機床忙碌的生產場景所吸引。

        在一臺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旁,秦川集團總裁胡弘介紹說,這就是該集團開發的新一代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

        它的誕生不僅徹底扭轉了我國高檔數控齒輪磨床受制于國外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的被動局面,而且為我國航空航天、汽車、軍工、船舶、機床等行業提供了大批精密高效裝備。

        圍繞“精密、復合、高效、特種、大型”的發展方向,近年來,秦川集團充分發揮精密加工、精密裝配、精密檢測的“三精”優勢,大力實施高端市場、高端技術與管理、高市場占有率的“三高”戰略,其主打產品實現了從機械化到全數控化,由中小規格到大規格的成功轉變。

        秦川集團常務副總裁劉慶云告訴記者,僅以2009年為例,秦川集團新產品開發、科研課題、工藝攻關共立項98項,承擔國家數控機床重大科技專項項目9個,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4個,制定行業和企業標準3項,其中適用于大批量精密齒輪磨削的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技術和產品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秦川集團采訪,記者常聽人提到 “噸售價”的新概念。龍興元解釋說,我國機床產品出口多以普通機床和經濟型數控機床為主,一般經濟型數控機床的“噸售價”大多在三四萬元左右,但秦川集團的數控機床“噸售價”卻從未低于30萬元。

        緊跟國家產業政策調整趨勢,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秦川集團還承擔了大型、精密、數控圓柱齒輪磨齒機項目,大型、精密、數控圓錐齒輪磨齒機項目,高效高性能精密復雜數控切削刀具項目,高速、重載、精密滾珠絲杠及直線導軌項目,五軸聯動葉片數控磨床項目等10個重大專項研究。目前高速、精密、大型數控圓柱齒輪磨齒機項目已制造出樣機。

        “隨著這些項目的完成和批量投產,不僅能使集團公司銷售規模得以快速增加,而且能使集團公司迅速站在世界機床工具制造技術前沿,真正成為行業排頭兵企業。”龍興元說。

        不斷完善產業鏈條

        2009年12月10日,秦川集團出資1.4億元,以51%的股權比例控股寶雞機床。此舉不僅使集團公司豐富了產業種類,經濟規模穩居全國機床工具行業第三位,而且整合形成了在精密復雜機床領域、高檔功能部件領域、復雜刀具領域的產業優勢,進一步加強了秦川集團在中國裝備制造行業的影響力。

        目前世界機床產業的市場需求趨勢和技術發展方向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愈來愈強調整體解決方案,即:單機讓位于系統,強調主機性能讓位于強調服務及成套解決方案。“秦川集團要想掌握競爭主動權,就必須完善產業鏈條,從‘以點制勝’上升到‘以線制勝’,甚至‘以群制勝’。”龍興元說。

        事實上,早在2001年秦川集團在對國際、國內機床市場做出分析判斷之后,就確定了企業發展“有限多元,聯強攻強”的新思路。按照這個思路,秦川集團抓住國內機床行業增長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國內外技術資源,創新發展模式,加快了并購重組步伐。2002年6月,秦川機床與陜西機床廠合資組建陜西秦川格蘭德機床有限公司;2006年,秦川機床與漢江工具、漢江機床三家各具優勢的企業實現強強聯合,組建秦川集團。整合后的秦川集團既有齒輪加工裝備產業鏈的水平延伸,又有精密磨床相關主業的平行整合,實現了各小行業排頭兵企業的優勢互補,形成了中國精密數控機床制造研發基地,行業地位明顯提高。

        如果說國內整合是秦川集團完善產業鏈,提升技術水平,形成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那么國際并購則讓秦川集團迅速躍上了世界機床行業前沿。2003年11月,秦川集團與UAI(聯合美國工業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秦川集團以控股形式收購UAI公司。

        龍興元告訴記者,通過跨國并購,秦川集團真正擁有了從圖紙到工件的全套工藝設備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構架起其獨有的兼容并蓄差異化的機床產業技術新優勢,不僅提升了公司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的層次,而且可以利用海外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研發、制造、銷售渠道、采購路徑,進而使企業躋身全球精密機床產業鏈的中高端。

        “目前秦川集團正在構建齒坯加工機床、制齒機床、制齒刀具、精密齒輪磨床、齒輪測量機等包括熱處理方案在內的全規格全系列齒輪加工工藝裝備產業鏈,力爭把自己打造成能為用戶提供從圖紙到工藝的全套解決方案的全球一流供應商。”龍興元說。

        破解做大和做專的矛盾

       目前在國內磨齒機市場上,秦川集團的占有率已高達75%,競爭對手主要來自海外。這是秦川集團“專”的效果。與此同時,經過一系列整合和快速發展,除了機床工具產業外,如今的秦川集團還形成了功能部件、服務貿易、環保新材料等以精密機械制造為核心的、各自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四大產業集群。

       既要做大,又要做專,這是秦機人的選擇。“秦川集團的戰略是一種T形戰略,所有小行業要做深、做透、做精、做專,然后通過上面的一橫————我們的產業鏈來做量,市場一旦達到一定程度,我們自然就會成為業界的技術領先者,繼而成為市場的領導者。”龍興元解釋說。

        然而,要實現這樣的發展戰略秦川集團并非“駕輕就熟”。為了使秦川集團強強聯合產生的協同效應得到進一步顯現,迫切需要企業加快戰略轉型,從以研發、生產為主向以研發、營銷服務為主轉變。

       戰略轉型需要機制創新。秦川集團董事長助理張毅介紹,秦川集團目前正在積極進行內部資源整合,重構和重組公司業務,實現集團擴張、快速發展及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建立更加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更加注重資產收益的經營機制,建立更加注重實效的激勵機制。同時,借鑒集團公司此前研發與規劃技改協同、審計協同和銷售與市場開發協同的有效經驗,進一步推動制造與采購供應協同、財務協同、人力資源協同等“六大協同”工作。

        戰略轉型離不開相應的組織保證。為此,秦川集團強化了公司的產品研發職能。在加快公司產品研發速度與研發技術積累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重點建設產品開發技術體系、制造工藝技術體系、技術標準和技術情報體系、技術質量管理體系和科研管理體系五大體系。同時,強化了公司相應部門的營銷服務職能。繼成立華東服務中心之后,計劃在東北和西南成立服務中心,以貼近用戶,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此外,還要通過銷售計劃部和各子公司、精密數控機床工程研究公司、數控精密機床服務公司、進出口公司聯合開展服務業務。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