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最新廣告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先行者!
    工業(yè)智能邊緣計算2025年會
    CAIAC 2025
    2025工業(yè)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資訊頻道

    科技保安全還需邁過多少坎
    • 作者:朱立毅
    • 點擊數:1266     發(fā)布時間:2010-10-30 12:28:00
    • 分享到:
    高標準并不意味著高投入,從設計、建設、開拓布局、生產組織、技術管理等方面采用高于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可以簡化系統(tǒng),減少隊伍,精簡崗位人員。
    關鍵詞:

        ■ 熱點背后

        在礦井災害突發(fā)時供井下人員避險的救生艙,能在焊接、槍擊情況下實現防爆的儲油罐,替代炸藥的液壓裂石器……各種新技術、新產品凸顯出科技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但記者也了解到,在安全生產領域,先進適用技術裝備的研發(fā)和推廣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產及職業(yè)健康技術與裝備展覽會上,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展示了其下屬企業(yè)與美國斯特塔公司聯合研發(fā)的救生艙樣品。這種救生艙可配備一定數量的食物、飲水和呼吸支持系統(tǒng),為井下作業(yè)人員提供應急的生存空間。

        據專家介紹,在井工礦中設置和使用應急避難設施,已經是煤礦應急救援中一項成熟有效的技術。2003年和2004年,南非兩個特大金礦發(fā)生停電和火災事故,分別有280人和52人躲避在井下避難硐室或救生艙中獲救生還。

        由上海華篷防爆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HAN阻隔防爆技術在此次展覽中引人注目。由這項技術改造的儲油罐甚至達到了“出人意料”的安全效果:在遇到靜電、碰撞、雷擊,甚至焊接、明火、槍擊的情況下,儲油罐都不會發(fā)生爆炸,即使發(fā)生火災,這項技術也能阻隔火焰的燃燒,減緩火焰?zhèn)鞑ニ俣龋黠@降低火焰高度,便于滅火。

        據了解,HAN阻隔防爆技術及其延伸工程和產品先后獲得60多項國家專利,其中包括21項發(fā)明專利,并已在4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了指定國申請。

        “我們正處在重化工時代,確保危化品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的安全,防范由此引發(fā)的火災、爆炸、泄漏等事故,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上海華篷公司董事長黃曉東說。

        然而,與不少新的技術裝備一樣,HAN阻隔防爆技術的推廣也遇到了一些困難。黃曉東告訴記者,對加油站進行安全改造需要資金投入,一些中小企業(yè)雖然對新技術表現了興趣,卻對“花錢”猶豫不決,安全投入的意識不足成為新技術推廣中的限制性因素。

        此外,從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包括HAN阻隔防爆技術在內的一些安全技術還需要國家從法規(guī)保障、政策扶持、標準制定等方面加以支持,使這一產業(yè)能健康、有序發(fā)展。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安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原有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也應進行修改。如運用大量高可靠性的裝備后,煤礦井下一些崗位,如皮帶、水泵、變電所、風機等都可以實現固定崗位無人值守,“井下人少了傷亡才能減少”。但受制于固有的思維模式,許多制度的完善或改革仍然面臨困難。

        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還告訴記者,有些人對安全生產技術裝備的推廣存在誤區(qū),認為要保障安全就需要大量投入。事實上,高標準并不意味著高投入,從設計、建設、開拓布局、生產組織、技術管理等方面采用高于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可以簡化系統(tǒng),減少隊伍,精簡崗位人員。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