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機C919,接到了眾多外資航空制造寡頭拋來的橄欖枝。
繼GE、古德里奇、賽峰、霍尼韋爾等企業之后,全球領先的工業產品制造商伊頓公司也展現出對C919的巨大興趣。8月10日,伊頓公司在京宣布,將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下屬的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下稱“上飛”)組建合資公司,伊頓公司持股49%。合資公司將為C919提供燃油和液壓管路系統。
伊頓公司預計,未來20年,中國商飛將制造2500架C919飛機。根據這一數量,伊頓公司預計為C919提供燃油和液壓管路系統的項目價值預期超過18億美元。
據中國商飛企業文化部相關人士介紹,“與伊頓合資的上飛已經是大飛機燃油液壓管路系統的總包。他們之間的合資是基于技術上的開發和制造。”
中國商飛的首個外資合資伙伴
之前,選擇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航工業”)成立合資公司,是眾多跨國企業獲得中國大飛機項目“入場券”的一種途徑。GE、古德里奇、賽峰、霍尼韋爾等企業均是如此。
作為大型客機C919集成商,中國商飛曾公開表示,將優先選擇與國內有合作關系的企業進行合作。這一表態讓很多外資企業開始尋求與中國國內企業的合作。而2008年11月組建的中航工業集聚了中國幾乎全部的航空制造資源,是大飛機項目最主要的供應商。這讓中航工業成了外資航空制造商競標C919項目時青睞的合作伙伴。
伊頓公司是第一個與中國商飛組建合資公司的外資企業。事實上,雙方早在一年多前就萌生了合作的意愿,2009年12月,伊頓公司與上飛簽署了合資框架協議。
此外,今年7月14日,伊頓公司還與上海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C919機型駕駛艙控制板組件與調光控制系統項目合作意向書。合作涵蓋了C919大型客機控制板組件和調光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發、制造、服務等方面,協議奠定了雙方未來拓展合作的框架。
伊頓公司董事長兼CEO柯仁杰向記者表達了樂觀的預計,“伊頓這兩個項目的價值預期超過22.25億美元。”
按照中國商飛公布的日程,2009年開始啟動大型客機的全球邀標,2010年選定全球供應商;2014年首飛;2016年取得適航證并交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