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8月2日專電,在7月29日召開的山西省領導干部大會上,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說,山西將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實現工業新型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累計產煤110億噸,凈調出80億噸。山西在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時也付出了資源、生態、安全等方面的沉重代價。隨著煤炭市場盈利空間逐漸減少、國家快速發展新能源嚴控高耗能行業以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需求,煤炭產業單純靠產能擴張的路子將會越走越窄。
面對新形勢,山西將打破“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的格局,致力于實施煤炭產業由“量”向“質”的轉變,山西提出煤炭不僅作為能源,還將作為化工工業材料和煤炭資本,成為確保全省“十二五”期間年均經濟增長13%以上的重要支柱。
袁純清說,山西將實現追趕戰略和跨越發展戰略,以圖改變經濟排位在全國持續下滑,并單一依靠煤炭的局面。為此,山西將通過“七大路徑”努力實現工業新型化:一是傳統產業“循環化”,實現高碳產業低碳發展;二是建設以太原為中心的世界煤炭機械高端產業基地,實現由煤炭裝備買入省向制造省、輸出省轉變;三是圍繞煤炭運銷形成的巨大運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四是圍繞高耗能產業的清潔生產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環境壓力向發展動力的轉化;五是圍繞能源資源優勢做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六是圍繞煤炭產業的升級引進高端人才,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七是圍繞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加快文化旅游產業轉型發展步伐,培育新的經濟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