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周家倫委員:我國要抓緊建造大洋鉆探船
    • 點擊數:477     發布時間:2010-03-09 12:52:00
    • 分享到:
    關鍵詞:

      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黨委書記周家倫對記者表示,深海科研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內容,大洋鉆探船則是深海科研的核心裝備。周家倫建議將建造大洋鉆探船列為“十二五”建設的國家重大科學裝置之一,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擁有深海科學鉆探能力的國家。


      周家倫所在的同濟大學擁有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我國深海科研的領軍機構之一。周家倫說,40多年來國際深海科技的發展表明,深海科技的重中之重在于大洋鉆探船。1968年美國啟動“深海鉆探”計劃,成為國際地學界為時最長、影響最大的合作計劃,至今仍在實施,已經在全球各大洋鉆井近3000口、取芯近30萬米,驗證了板塊構造理論,創立古海洋學,揭示了氣候演變的規律,發現了海底“深部生物圈”和“可燃冰”,引發了整個地球科學領域的革命。


      早期的深海鉆探船由美國提供,因此30多年來美國始終在大洋鉆探中占據主導地位。2005年,日本新建5.7萬噸的“地球號”鉆探船進軍大洋鉆探,配備了立管鉆探裝備,鉆進時能使用泥漿循環,理論上可以鉆穿地殼,使得日本在大洋鉆探中突飛猛進。近年來,歐洲的鉆探船研究也有新的突破。


      周家倫說,我國于1998年加入大洋鉆探計劃,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我國在大洋鉆探中沒有任何技術裝備,至今只是大洋鉆探的一名“參與成員”,這與我國應起的作用很不相稱。目前,美、日等先進國家的政府的支持能力下降,難以完成全年度的鉆探計劃;同時,國際鉆探船技術上也出現新突破。如果我國能抓住機會,采用嶄新技術建造一艘新型大洋鉆探船,就有可能在國際海洋界脫穎而出,成為大洋鉆探一支新的生力軍。


      周家倫建議國家將建造大洋鉆探船列為“十二五”建設的國家重大科學裝置之一,使我國成為繼美、日之后,第三個擁有深海科學鉆探能力的國家;引進國際發展的最新技術,使我國的大洋鉆探船兼有2萬噸級的大小和立管鉆探功能。


      他還建議,我國大洋鉆探船的運行和管理,應采用基礎研究與產業部門相結合的模式,一部分時間用于國內和國際的基礎研究,一部分時間用于石油和礦產等部門的深海油氣、“可燃冰”及其他深海資源的勘探。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