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鐵礦石價格談判非常艱難,短期內難有結果。國家應采取措施應對鐵礦石進口無序狀況,以及外國供應商不顧市場價格規律及原則的暴漲行為。”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鄧崎琳在兩會間隙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預計今年全國鋼鐵產量將達6億噸,略高于去年。但受供大于求及外國礦石供應商漲價影響,鋼企效益不會太好,鋼價上漲空間有限。”他說。
我國是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9年進口鐵礦石達6億噸,鐵礦石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鋼鐵工業乃至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鋼鐵行業與三大巨頭的鐵礦石談判正在進行中,面臨著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情況。
“目前談判很艱難。”他表示,鐵礦石談判將面臨兩種可能,一是鐵礦石漲價,我國鋼鐵行業減產,承受巨大壓力;再就是鋼鐵行業不堪重負,集體漲價,把壓力轉移給其他下游產業,影響汽車、造船、家電及機械行業等,并將造成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外國幾大鐵礦石商不能這么隨意漲價,不能不顧價值規律。”鄧崎琳代表說,應對鋼鐵企業的無序狀態,政府應推行進口礦石許可證和代理證來規范進口鐵礦石秩序。
鄧崎琳代表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要協調鋼鐵企業、貿易商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盡快促成國內鋼鐵行業與相關行業在采礦、海運、投資方面形成利益共同體,在國際上形成中國地區價,以保證鋼鐵企業穩定的原料供應渠道,從根本上扭轉我國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上的被動局面。
“國內鋼鐵業調整需要很長時間,要成為產業布局合理,供需達到基本平衡的鋼鐵強國,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制定有力措施落實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從政策、投資和稅收等多個層面,鼓勵中央企業并購重組,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解決鋼鐵行業‘散、亂、弱’的問題。”鄧崎琳代表表示。
未來3至5年武鋼實現鐵礦石自給
新華網北京3月7日專電(記者王敏、李鵬翔)“中國鋼鐵企業想擺脫被人‘卡脖子’的命運,必須‘走出去’。進口鐵礦石價格飆升,讓我們不堪重負,不‘走出去’,就沒有出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鄧崎琳7日在兩會間隙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年產能達3000萬噸的武鋼是我國第三大鋼鐵企業,其鐵礦石原料的自給率不足20%,主要依賴進口。近年海外鐵礦石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給武鋼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武鋼目前80%多的礦石依靠進口,成本不堪重負,希望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海外參股、合資、控股等投資方式,逐步達到自給開發,未來3至5年內實現礦石逐步自給。”鄧崎琳代表說,目前,武鋼通過參股、合作等方式獲得的海外礦石供給約占武鋼礦石需求量的40%。
據了解,去年武鋼頻頻出手,開始了在南北美洲、澳大利亞的一系列找礦行動,意在沖破困局,為贏得鐵礦石談判話語權邁出堅實步伐,同時在海外取得一年鎖定礦石數十億噸的成績。2月底,武鋼與巴西EBX集團MMX公司完成股權交割,武鋼成為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獲得約6億噸資源權益。這一消息一度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鄧崎琳代表表示,武鋼在廣西的防城港項目,目前正在等待國家審批。填海圍堰前期工作已基本按計劃完成,未來如果有機會會考慮在海外建鋼廠。
鄧崎琳代表說,今年武鋼集團預計鋼鐵產量將達3600萬噸,銷售收入達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