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新能源汽車:量產尚遙遠
    • 點擊數:1290     發布時間:2010-01-11 20:11:02
    • 分享到:
    關鍵詞:
        何時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車?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對此十分關注。

      1月9日,這一問題終于有了答案: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在第十一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表示,新政或將在本月內公布。這是否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春天即將到來?對此,專家指出,目前來看,補貼的出臺對新能源的銷量不會有顯著突破,而且在沒有解決一系列問題之前不適合量產,產業化仍長路漫漫。

      新能源汽車被業內人士視為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業內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10%-20%的乘用車銷量將來自于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從推出至今,新能源汽車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率只有1%。

      “銷售量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能源車的購買成本高,使用成本也比較高,對于原本還把汽車作為奢侈品的中國民眾來講,這筆‘環保費’實在太高。”觸動傳媒汽車市場部黃經理對記者表示指出,“只有在價格上先讓購車人可以接受,才有將產品推廣出去的可能。另外,對于購買后的維修保養問題也是不少民眾遲疑的原因。”

      “如果補貼力度不是很大的話,可能對消費者的誘惑有限。”黃經理指出。

      在補貼新政策即將出臺,能否加速國內的新能源車量產成為新焦點。業內對于新能源車產業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苗圩指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財政投入只有11億元,加上企業研發的投入不足百億,要做到很快的產業化幾乎不可能。

      賈新光指出,“其實目前還不適合量產。”他表示,“現階段我們所說的中國的新能源是指電動車,首先要解決的是充電的問題。”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