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世界經濟與中國:危機后的全球經濟金融大變局—— Anderson:中國應改變高儲蓄率狀況
    • 點擊數:1166     發布時間:2009-12-16 20:07:45
    • 分享到:
    關鍵詞:




    UBS
    全球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Jonathan Anderson

     

      Anderson:中國應改變高儲蓄率狀況

     UBS全球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Jonathan Anderson指出,過高的儲蓄和過低的投資以及消費能力,已經導致中國的經濟結構出現失衡現象。

      中國國內儲蓄很高,高出了它的投資。消費和收入在下降,和GDP份額相比總體消費也非常低,家庭消費是GDP中最低的。對于一些家庭和消費者來說,我不知道GDP是怎么得出的,消費、支出和收入都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Anderson表示。

      Anderson指出,通過大數量的GDP擴展,如大力發展機械制造業和化工行業等,從而保證了中國整體利潤的持續快速增長。但這種依靠數量和規模的增長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顯然效率較低。

      過去五年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整體利潤,并不只是盈利能力,換句話說并不是每個單位的利潤增長,而是一個整體的增長。”Anderson表示,現在中國在發展很大的制造業生產能力,并不是為了盈利,更多的是為了把這個順差出口。提高GDP就可以有穩定的家庭消費和收入。通過改變過度的高儲蓄狀況,提升生產能力,也可以做到。

      Anderson認為,通過三個途徑可以改變現階段的高儲蓄狀況:第一,把錢從企業拿過來,交給家庭;第二,關閉那些鋼鐵公司,如果有這么高的儲蓄率的話,涉及到大量生產能力的提升,可以把這些能力加以整合;第三,協調發揮,中國的調整工具其實不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工具就是外匯的調整。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