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隨著會計的發展,追蹤碳足跡
    CAIAC 2025
    2025邊緣計算產業生態伙伴大會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非化石能源比重持續提升,未來煤電何去何從?
    • 點擊數:1112     發布時間:2023-08-04 12:55:13
    • 分享到:
    為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十四五”期間需要適度發展煤電項目。煤電機組應盡可能按照“增機減量”的思路安排運行,增加裝機滿足電力平衡要求,減少發電量,優先利用清潔能源發電,從而減少單位發電量碳排放強度。
    關鍵詞: 碳中和 , 碳達峰 , 煤電轉型

    2022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占發電總裝機容量比重49.7%;2023年上半年,非化石能源發電占總裝機容量比重已達51.5%。


      近年來,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電力行業延續綠色低碳轉型趨勢。


      作為碳排放大戶的煤電,未來將如何發展?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規劃部副主任張晶杰對煤電未來綠色低碳發展指出了方向。


      正確處理煤電轉型與能源安全、低碳發展的關系


      在張晶杰看來,“雙碳”目標下,需要加快煤電清潔低碳化發展,提升煤電的靈活調節能力,推動煤電逐步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


      首先,為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十四五”期間需要適度發展煤電項目。煤電機組應盡可能按照“增機減量”的思路安排運行,增加裝機滿足電力平衡要求,減少發電量,優先利用清潔能源發電,從而減少單位發電量碳排放強度。同時,要繼續加大先進煤電技術科技創新,為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要正確處理煤電轉型與能源安全、低碳發展的關系。我國電力需求還將經過較長時間的增長期,能源轉型發展呈現明顯的電氣化趨勢,電能替代潛力巨大,用電負荷和用電量還將繼續增長。”張晶杰說。


      據介紹,當前,煤電裝機占比已不足50%,但發電量占比仍占60%,并且承擔了70%的頂峰任務。近、中期看,煤電在提供電量和頂峰發電方面仍占據主導地位。


      “因此,煤電正由主體電源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張晶杰表示,“要認識到‘雙碳’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堅持統籌兼顧,樹牢能源安全底線思維,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能源轉型以及‘雙碳’目標。”


      要發揮好煤電作為長周期備用電源的優勢及其系統調節作用


      隨著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的增加,新能源高效利用需要大幅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為滿足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張晶杰認為,煤電將由主體電源向電力調節型電源轉變。


      據介紹,不論是抽水蓄能還是以電化學儲能為代表的新型儲能,均是以電為載體的無源式儲能,其本身并未通過消耗一次能源產生電能,不宜作為長周期備用電源。


      另外,當前,煤電仍是最經濟可靠的調節電源。國內外運行經驗表明,煤電靈活性改造技術成熟。單位千瓦調峰容量改造成本約在500元—1500元之間,遠低于抽水蓄能、儲能等其它系統調節手段。


      因此,為保障電力系統的戰略安全,要發揮好煤電作為長周期備用電源的優勢及其系統調節作用,應保留部分關停煤電機組作為應急備用電源,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同時,要優化火電生產布局。按照“增電力、控電量、減占比”要求合理安排煤電項目,充分利用現有廠址資源,推動大型風光基地支撐調節火電建設,優化重點地區兜底和調峰火電布局,因地制宜布局滿足特定需求的火電。


    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