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這款無人化種植機,破解稻麥兩熟“優質高產難”
    • 點擊數:2459     發布時間:2021-04-02 03:04:00
    • 分享到:
    由揚州大學牽頭組成的校企聯合攻關科研團隊,經過8年多的不懈努力,所研制出的WR240-I型稻麥無人化種植機,3月23日正式通過江蘇省農業機械學會組織的技術成果鑒定,今年起將在江蘇現代農業示范區率先推廣使用。
    關鍵詞: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如何守住管好天下糧倉,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

    由揚州大學牽頭組成的校企聯合攻關科研團隊,經過8年多的不懈努力,所研制出的WR240-I型稻麥無人化種植機,3月23日正式通過江蘇省農業機械學會組織的技術成果鑒定,今年起將在江蘇現代農業示范區率先推廣使用。

    圖片.png

    正在對該機進行作業能力測試。過國忠 攝

    “稻麥豐產優質,離不開先進裝備技術。這項重大創新成果,融合了稻麥豐產優質協同的農機農藝技術,解決了稻麥兩熟規模化無人化農業生產重大技術問題,屬國內首創。”該技術成果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庚說,我們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圖片.png

    該機鑒定委員專家正在聽取項目組匯報。過國忠 攝

    江蘇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陳新華研究員告訴記者,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對耕播機的研究起步早,技術也是比較成熟,但是很多裝備讓無法適應我國復雜地形和稻麥兩熟輪種體系下的農業生產特殊要求。因此,在國外核心技術封鎖的背景下,只有通過協同創新,高純度集成農機農藝先進技術,解決稻麥兩熟地區農業生產“卡脖子”技術裝備難題,實現耕播環節的高質高效,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重要的裝備技術支撐。

    “我們從2002年起,針對我國長江中下游稻麥兩熟地區存在的農機農藝不配套、全量秸稈還田不到位、稻麥品質難保障等突出問題,聯合國內多所科研單位和農機企業,成立8個不同專業領域專家參與的攻關組,重點研發能夠滿足耕作高質量要求的新型智能化農機裝備,解決靠誰種田、怎么種田的生產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張洪程教授說。

    揚州大學農機專家張瑞宏教授介紹 ,該稻麥無人化種植機創新了雙軸分層切削深旋耕勻混、帶狀精確控深勻播、雙鎮壓保墑開溝降漬、CVT靜液壓無級變速、精確定位封行接行、定位停播起播等技術,形成配方控混肥深施、雙層切削旋耕埋茬、開溝帶狀播種、覆土鎮壓、開排水溝、化學除草等“九道工序”一次完成,機具下地一次完成所有春耕種或秋耕種任務,同時實現機組無人駕駛、作業路徑全程規劃、自動避障等。       值得一提的是,該稻麥無人化種植機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國內首次將導航地理信息和播種信息結合,并采用自主設計的液壓模塊,集成自動駕駛液壓回路先進技術,實現對耕播機組的聯合控制,以及遠程啟動控制、自動調頭、對行作業、定位均播等。

    其中,在秸稈還田上,通過獨創的雙層切削旋耕技術,可以達到22厘米左右深度, 真正實現無害化全量秸稈還田。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姜雪忠研究員認為,“十四五”提出了要加快農業規范化、綠色化、智慧化發展。目前,現有一些裝備耕播施肥整體效率仍不如意。因此,該機的研制成功與推廣使用,對于今后稻麥生產既起到了有效的示范引領,更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

    來源:科技日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