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處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黃金時代
    • 點擊數:608     發布時間:2018-06-29 12:11: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以智能經濟、智能科技與產業創新、智能社會為三大主題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正在天津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學者、企業家聚集一堂,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們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誕生于1956年,先后經歷了兩次高潮和低谷。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是2016年3月9日,一場舉世矚目的人機圍棋大戰在AlphaGo和韓國9段高手李世石間展開,最終AlphaGo以4∶1取勝。從20世紀90年代末的IBM“深藍”象棋大戰,到2016年的AlphaGo圍棋大戰,人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人工智能的概念也再次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之后,AlphaZero的出現則宣告了圍棋AI的完美終結:不需要學習人類棋譜,更無須事先了解圍棋規則,通過其自我博弈學習最終200∶0完勝AlphaGo。

    AlphaGo只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背后的一個縮影。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各個應用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例如,在語音識別方面,最近微軟亞洲研究院宣布微軟語音識別系統錯誤率已降低到5.1%,準確率已經超過專業速記員;機器翻譯方面,谷歌公司已于2017年采用最新的深度學習技術替代原有模型,大大提升了機器翻譯的質量。

    目前,國內人工智能發展處于爆發期,尤其在語音識別、視覺識別等領域,涌現出以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業,標志著我國在相關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已到達世界領先水平。同時,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也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同國外相比,我國在市場資源、數據資源、產品創新、政策驅動等方面都具有極佳優勢,這為我國AI領域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羽翼”。

    總之,中國當下正處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黃金時代。

    人工智能已來到我們身邊,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有意或無意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無人機、語音助手、掃地機器人等已經隨處可見。日前,Google I/O大會發布了新款谷歌助手,可以代替人類實現自動電話語音訂餐等服務,對話自然流暢,達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智能家居等一系列產品也逐漸滲透到千家萬戶,例如最新的亞馬遜智能音箱,其通過智能語音可實現對各種智能家居的控制。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智能產品幫助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人工智能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時,也在改善我們的健康。智慧醫療背后的人工智能技術,已在特定的醫療診斷如腫瘤檢測等方面達到甚至超越了專家水平;基于醫療大數據分析技術,我們可以對特殊人群健康情況進行提前預警,從而規避發病風險。未來,家家戶戶都會有智能醫生助手,隨時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我們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提升全民的人工智能意識,做好人工智能的普及宣傳。按照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精神,首部《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教材已于上月底發布,并在全國40所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基地校推廣,這也標志著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正式邁入基礎教育階段。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天津大學首次承辦人工智能學術論壇,其間特別邀請孩子們一起探索體驗人工智能的奧秘。我們需要更多類似的活動來啟迪全民AI意識,攜手邁入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

    首屆世界智能大會在津開幕 人工智能正邁入新階段

    光明日報天津6月29日電(記者劉坤、陳建強)首屆世界智能大會29日在天津開幕。大會以“邁向大智能時代”為主題,包括世界智能大會、世界智能科技展、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等系列活動,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隨著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等技術的加速突破和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正在邁入新的階段,這個階段呈現出跨界融合、人機協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

    據了解,大會期間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其中,天津市與中國工程院簽署《科技合作協議》《共建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協議》,雙方將以開展科技合作和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為切入點,推動院市合作。

    摘自《光明日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