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復雜產品制造面臨產業變革挑戰
    • 作者:陸琦
    • 點擊數:995     發布時間:2017-09-19 00:59: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作為國民經濟、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復雜產品制造業正面臨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院長、復雜產品智能制造系統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籌)主任張忠陽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如是說。

    復雜產品具有客戶需求復雜、產品組成復雜、產品技術復雜、研制過程復雜、試驗維護復雜、項目管理復雜、工作環境復雜的典型特征。復雜產品制造業涉及交通運輸設備、大型成套裝備、現代機電產品、現代軍工產品等。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智能科學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正引發制造模式、制造手段、制造生態等重大變革。”張忠陽說,“航天產品制造系統等復雜大制造系統,對智能制造技術需求迫切、牽引突出。”

    事實上,智能制造技術涵蓋的范圍很廣,從時間軸上看,既包括產品研發與仿真階段,也包括產品的實際生產制造乃至售后服務階段,也就是涵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所涉及的各項工作。“從專業門類上看就更豐富了,智能制造技術涉及機械、電子、化學、光學、材料等多個自然學科。”他說。

    張忠陽表示,國防裝備、高端制造裝備等復雜產品的研發,必然要走“虛體世界技術迭代,實體世界技術實現”的新路,必然要走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的新路。

    比較當前世界各國復雜產品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張忠陽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在設計仿真工具和關鍵元器件等方面處于領先,但我國在集成創新能力、工業云平臺與云服務技術上有一定優勢。他相信,在國家戰略層面的大力推動和國內各類工業企業的齊心努力下,復雜產品智能制造技術一定會飛速發展,助力我國成為真正的制造強國。

    2015年由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其中明確指出“智能制造是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工程2025年的目標是“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范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智能制造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工業技術,單純地去評論其水平意義不大,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更為重要。”張忠陽表示,“復雜產品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的重要支柱,是國家工業化的戰略性產業。《中國制造2025》已經給人們明確了奮斗目標,我們一定要牢記使命,為國防工業實現全面智能化而奮勇拼搏,為全行業做好技術支撐,確保實現成本、產品生產周期和不良品率降低50%的目標。”

    摘自《中國科學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