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數據治理能力成為智慧城市新戰力
    • 作者:楊冰之
    • 點擊數:694     發布時間:2017-04-16 17:08:00
    • 分享到:
    關鍵詞:

    數據的治理能力正在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新動能。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到數據社會。20年前,1996年中國互聯網用戶還是以百萬級計算,那個時候還處在計算機時代,所有的信息化都是提高我們的計算能力;從1996年到2006年,這20年主要做“連接”。不管是阿里、百度,還是騰訊,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連接”。

    現在進入以數據為主的時代,數據的浪潮可能比我們想象還要兇猛。材料、能源、信息和數據,正在構建當代最重要的資源,而且這些資源里數據的含金量比能源和物質還要重要,因為通過數據調動能源和物質的組合能力可以創造出新的價值。所以,數據的好壞、多少、開發能力的強弱,已經直接影響到組織服務創新能力。如今,信息化人士已經不太關注硬件和軟件,而是關注數據如何運營、如何增值的問題。

    當然,城市大數據發展遇到什么問題呢?主要集中在網絡復雜,系統龐雜,數據混雜,需求多樣等問題,并且在數據治理方面存在少、亂、差的問題。對大數據的理解,我們認為它的第一個特征應該是數據格式的多樣性,第二個特征是數據的流動性,第三是數據的大容量,第四是數據的價值。

    目前評判大數據好不好就看它大不大,很少去關注數據的流動性。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未來建立規范統一、運行高效、服務到位的保障體系顯得極為重要。當前大多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不論做了多少工作,如果數據連接不起來都是徒勞的。

    此外,我們要重新審視技術體系架構,過去是站在系統觀來架構我們城市信息體系的。現在要從數據的流動性角度,重新審視城市的數據體系,從數據采集、加工、分析,包括共享和應用等環節,來重塑城市信息系統的邏輯架構。

    當前城市大數據管理面臨很多挑戰,由于城市決策者缺乏實時動態真實的高質量數據支撐,導致許多“拍腦袋”的主觀決策。因此,當我們需要通過數據來做決策的時候,我們就要保證數據能夠清晰動態直觀地掌握,同時我們的數據流動需要按需進行高效共享。

    基于數據元進行靈活的數據抽取,實現多樣化的數據模型與應用場景,這是未來城市服務能力的一個要求。如果做不到數據源資源共享,城市的服務都是一個泛概念。只有做到共享的時候,城市服務才能直指到某一個具體的需求與應用場景。

    過去的信息體系是關注流程和業務邏輯,是基于網絡和系統為主的,要重塑信息體系就是要關注數據的流動性和價值的應用。它的核心邏輯是什么?就是注重信息流動的差異性。信息本身就可以流動和共享。所以,尊重數據的內在流動性,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需要提高數據的流動性來重塑城市的數據體系。

    現在城市是按照部門、城市形態來構建各種管理系統。所以城市的出發點是從網絡系統、數據庫等角度,來保障信息最大范圍的開放共享,不斷提高城市的采集能力,來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健壯的信息體系要依賴于優質的數據基因系統。現在城市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是什么?是因為城市現在的數據基因還不夠好,缺乏生命力,所以需要通過打造好數據基因網絡后,構建一個健壯成長的信息體系。

    城市的創新依賴于數據能力的創新服務。過去認為智慧城市演進的邏輯,是從數據、信息、知識、智能到智慧的遞進式的關系。在未來,甚至現在都也可以這樣說:沒有信息就沒有服務。沒有高質量的信息就沒有高品質的服務。所以,要先構建優質的城市信息體系,再來創新城市的服務能力。我認為現在已經到了數據橫流時代,到了數據井噴的時代,就要發揮數據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戰斗力。

    摘自《中國城市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