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建設智能電廠思維的探討
    • 作者:侯子良
    • 點擊數:18298     發布時間:2016-10-17 09:54:00
    • 分享到:
    建設智能電廠是我國電廠自動化(信息化)發展歷史上第三個重要階段。為了正確規劃智能電廠建設,并使其健康發展,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思想方法)。為此,本文專門就建設智能電廠的思維進行探討。
    關鍵詞: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侯子良

    作者簡介

    侯子良(1935-),男,上海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事電廠熱工自動化行業管理、規劃設計等方面工作。

    摘要:建設智能電廠是我國電廠自動化(信息化)發展歷史上第三個重要階段。為了正確規劃智能電廠建設,并使其健康發展,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思想方法)。為此,本文專門就建設智能電廠的思維進行探討。

    關鍵詞:智能電廠;建設;思維

    1 建設智能電廠的歷史定位

    建設智能電廠是我國電廠自動化(信息化)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重要階段:

    1991~2000年,進入以全面推廣應用分散控制系統(DCS)為標志的數字計算機(微處理機)自動化階段。

    2001~2015年,電廠信息系統(自動系統)進入網絡化階段。完成了三個任務:單元機組和其公用控制系統網絡化,以及全廠輔助車間控制網絡化和高度集中控制。全廠信息系統網絡,包括廠級實時生產監管信息系統(SIS)和管理信息系統(MIS)的形成;高層(集團級、科技中心級)實時生產監管系統及經營信息管理系統架構的建立。

    2016年以后,以中國自動化學會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制《智能電廠技術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起點,一個建設智能電廠的新時期行將展開。由于種種原因,其與論熱度遠遠超過前面任何一個發展歷史階段。

    《綱要》對智能電廠的概念、體系架構、范圍以及具體技術發展建議均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本文重點只是探討建設智能電廠應樹立的正確思維、思想方法。作者認為這是正確理解《綱要》,確保智能電廠建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2 建設智能電廠要樹立“開放”的思維

    什么是“開放”思維?從狹義上講,針對我國當時閉關自大,固步自封的問題,提出“開放”思維向外國(特別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學習。但從本質上講,“開放”思維就是從研究實際出發,探索規律性東西,勇往直前,不守舊,對真理“開放”。全面理解“開放”思維,既要虛心學習外國東西,但也要研究土生土長的新事物,這在當前尤為重要。

    近年來,思維“不開放”被國外誤導的事屢見不鮮:

    例1:電廠如何對待制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e Execution System,簡稱MES )問題。20世紀90年代末,國外某些開發商針對離散工業開發出一款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并形成了MES概念。出于開發商利益,他們仍沿用這個概念向所有工業(包括流程工業)推廣,顯然從開發者特長、實時性、安全等級等風馬牛不相干,幸虧我們沒有被其束縛,堅持從電力生產過程的實際特點出發,提出實時生產過程監控系統(SupervisoryInformation System,簡稱SIS)的概念,以此規劃電廠信息化系統,同時從一開始就形成了我國自己的實時生產過程監控信息系統產業。

    例2:“高度自動化,無人值班電廠”近期又成為了國際上某些人宣揚的電廠未來發展方向。一個如此巨額資產的電廠“無人值班”?明顯是一種故弄玄虛的噱頭。我國工程技術專家通過對我們近十幾年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發展實踐提出的“多級監控(管)值班”才是符合實際的信息技術發展的合理產物,可以指導我們一步步向前推進電廠控制(管理)水平的可行道路。

    這樣的例子不甚枚舉……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無疑是促進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但同時應該清醒看到,企業往往從其自身產品特點,以及局部利益出發,常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扭曲真理,引導用戶向符合它利益的方向走。因此,當我們研究智能電廠建設時,特別要注意從電力行業全局和特點出發,綜合企業提出的形形色色觀點,棄粗取精,規劃智能電廠建設當前的主要方向以及具體內容的輕重緩急。此外,也要特別注意辨識那些披著利益印記的布道者,及其故弄玄虛和操作概念的噱頭。

    3 樹立信息化思維推進智能電廠建設

    電廠智能化是電廠信息化(自動化)發展中一個高級階段,信息爆炸式增長,信息日益智能化,信息和電廠(包括人、生產過程和經營管理過程)高度融合,為電廠釋放出巨大潛能奠定了基礎。

    信息化思維包括足夠認識信息的價值,充分接觸和利用信息;大力組織力量加工信息使其更智能化、更利于應用;努力使智能化信息更成熟,從而可以不用人工干預,實現閉環自動化;適時變革管理適應和促進人與信息的高度融合。只有以這種信息化思維指導智能化電廠建設才能使信息化潛能真正轉變為現實生產力。

    沒有信息化思維,搞智能化電廠建設,即使花錢上了大批智能化項目,也只能“舒舒服服的死在新的前進道路上”。

    4 建設智能化電廠要樹立狠抓基礎的思維

    電廠智能化是個艱苦的過程,是一個科技創新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高大上的項目往往技術不完全成熟,或者投資較大,當然我們需要從前瞻性角度,可以而且應當開展試點,待取得經驗后再全面推廣。但在近10年內還不是大幅提高電廠智能化水平的主要時期。

    電廠智能化的一些基礎技術方面,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相對比較成熟的科技成果,以及工程試點經驗,這方面投入一些力量將使我國電廠智能化建設迅速取得實效。同時,在某些方面也填補了我們與世界少數最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綱要》正是基于這個觀點提出了大量比較基礎的任務,例如:

    控制系統的精細調整優化;

    推廣單元機組自啟停技術(Automatic Unit Startup and Shutdown,簡稱AUS);

    適應智能電網的大負荷范圍控制優化;

    超低排放控制系統優化;

    新建電廠積極推廣應用現場總線系統及智能測控設備,對已經應用現場總線系統電廠應組織力量,研究完善智能測控設備的智能化功能;

    設置廠級控制系統,完成全廠負荷(包括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優化調度,并作為機組實時數據和優化控制通用平臺。

    5 建設智能化電廠要有苦練“內功”

    建設智能化電廠要增強“外功”,根據本廠實際情況,選擇上一些項目,組織產學研結合,或者建設幾個示范電廠,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建設智能電廠,光練“外功”是遠遠不夠的,還一定要十分重視修煉“內功”。

    所謂“內功”,對科技成果開發和供貨單位而言,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對于我們電廠來說其重要性常常被忽視。

    信息技術,包括智能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與生產過程、經營活動的關系,舊的管理模式需要創新與之適應,這方面開發供應商是幫不了你的,“內功”需要自己修煉。只有有了“內功”,智能化電廠技術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如:

    研究廠級優化調度中心設置;

    建立多級監管值班中心;

    研究遠程診斷服務體系;

    按“全員值班”概念重構管理體系。

    此外,修煉“內功”還包括提高對軟技術評估水平,以及刻苦掌握智能技術應用等。

    6 結束語

    當前,我國智能化電廠建設作為一個新的階段,大幕已經拉開,如何建設智能電廠的課題已經擺在我們面前。眾說紛紜,百家爭鳴,各種論點往往基于不同的立場和思維方法。為使真理愈辯愈明,首先必須建立正確思維,這樣才能確保智能化電廠建設高效健康發展。正是基于這個思想,作者僅以此文拋磚引玉,供同仁參考,有些提法略顯尖銳,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摘自2016年《今日自動化技術應用在中國》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