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德國“工業4.0”:路徑日漸明晰 目標任重道遠
    • 點擊數:1156     發布時間:2016-06-28 13:4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新華社

      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訪華期間,中德雙方重申加強“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對接。默克爾還專程赴沈陽,參觀中德高端制造產業園。德國“工業4.0”再次成為關注話題。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旨在將信息通信技術同傳統制造技術進行深度結合以保持制造業世界領先地位的一項發展戰略,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概念自提出以來,實施路徑日漸明晰,但全面實現“工業4.0”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工業4.0”從概念到現實

      在2011年4月的漢諾威工博會上,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沃爾夫岡·瓦爾斯特爾在開幕式上說,企業應該準備好迎接由互聯網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概念從此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并引發持續熱議。

      為推進“工業4.0”項目,德國信息技術、電信和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和德國電氣電子行業協會在2013年漢諾威工博會上正式成立了德國“工業4.0平臺”。

      按照“工業4.0平臺”的定義,“工業4.0”代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產品生命周期內全價值鏈的組織和控制的一種新水平。在“工業4.0”條件下,人、物品和系統相互聯接,形成有活力的、實時優化、具有自我組織功能、跨企業的價值附加網絡。

      “工業4.0”致力于滿足不斷上升的個性化消費需求,涉及產品從概念到訂單,從研發到生產,從產品配送到回收等所有階段。據“工業4.0平臺”介紹,“工業4.0”描述的是工業未來的愿景,其潛力體現在高度彈性、高生產率以及資源友好式生產。

      從近幾年的漢諾威工博會看來,德國企業在“工業4.0”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方面進展迅速。在2015年之前,在漢諾威工博會上展商對“工業 4.0”大都停留在概念探討層面,在2015年的展會上不少大企業展出了示范性的“工業4.0”生產線,而今年的展會上許多中小企業也展出了自己的“工業 4.0”產品和解決方案。

      德國博世集團互聯工業創新小組負責人斯特凡·阿斯曼強調說,2016年博世集團在漢諾威工博會上展出的全部的“工業4.0”產品都已經投入商用,并非用來做實驗的展示品。

      “工業4.0”既是進化也是革命

      “工業4.0”是傳統制造技術同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使得生產變得更具彈性、更加智能,互聯的程度更高、效率更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業4.0”只是數字化生產的延伸。這也是越來越多業內人士將“工業4.0”視作進化的根本原因。

      瑞士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工業4.0”是在數字化時代快速和持續的進化,而ABB集團幾十年前就開始了數字化。 史畢福認為,“工業4.0”同之前的三次工業革命不同,前三次革命都發生在工廠內部,而“工業4.0”將給生產的全價值鏈帶來變革。

      雖然“工業4.0”并非以單一技術突破為特征,但“工業4.0”產品的開發、銷售以及其應用后帶來的影響都具備多種革命性特征。阿斯曼介紹說,在“工業4.0”解決方案的開發過程中,將IT和機械等不同領域的專家集中在一起相互合作是一個挑戰。

      德國西門子公司首席技術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工業4.0”技術的應用將給企業帶來三個維度的優勢。首先,勞動生產率會得到提高。其次,產品研發周期將大大縮短。另外,生產彈性將大大增加。

      在未來競爭中,“工業4.0”技術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阿斯曼說:“在我們看來,這(工業4.0技術)是未來企業必須擁有的技術,那些不愿意認真去研究‘工業4.0’并嘗試使用相關技術的企業未來將面臨很嚴重的危險。”

      雷聲大 雨點有點小

      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工業4.0”技術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應用方面,德國企業卻顯得“雷聲大”而“雨點小”。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去年10月發布的意向研究結果表明,德國中小企業在應用“工業4.0”技術方面要落后于大企業。

      該研究旨在通過對德國機械工程企業的調查,獲取企業應用“工業4.0”技術的意愿和能力情況。結果顯示,57.2%的參與調查企業表示已經有 “工業4.0”項目。另有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聽說過,但還沒有采取行動應用“工業4.0”技術。還有9%的企業表示不太清楚“工業4.0”的概念。根 據該研究得出的結論,人員和資金是德國企業在應用“工業4.0”技術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

      未來面臨多重挑戰

      截至目前,德國除了博世、西門子以及其他一些大型車企等之外,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在“工業4.0”技術的實際應用中都處于相對落后地位,這與“工業4.0”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首先,由于企業生產情況各不相同,完整的“工業4.0”解決方案通常都是針對用戶情況量身打造,這就給解決方案或者產品的開發帶來了極大難度。其次,由于“工業4.0”沒有普遍適用的“標準”產品,其銷售同傳統產品的銷售相比更加復雜。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工業4.0”項目發言人弗蘭克·布呂克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小企業認識到“工業4.0”或將給他們帶來新的商 業模式,提高生產率,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產個性化產品以及在類似德國的高收入國家確保工作崗位等好處。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對于一些問題依然存疑,比如投資 安全、經濟回報、有資質的雇員數量短缺以及法律問題等。

      布呂克納認為,“工業4.0”的全面推廣應用在當前并不成熟,因為想要通過購買方式應用“工業4.0”解決方案幾乎是不可能的。“工業4.0” 只能依靠企業自己去開發。布呂克納表示,“工業4.0”只是一個愿景,通往“工業4.0”是一個逐步進化的過程,最終實現預計需要10到15年時間。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