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圍繞技術創新 形成產業集群
    • 作者:朱曉蕊
    • 點擊數:775     發布時間:2016-01-19 18:05:00
    • 分享到:
    關鍵詞:

    無人機自誕生以來一直以軍用為主。2000年左右,民用無人機在市場的推動下逐步規模化。初期以日本的農用、林用無人機為典型代表,基本以中等體形的旋翼或固定翼機體為主。

    接下來的十年,越來越多的個人玩家對小型飛行器產生濃厚興趣,并使之變成一種高端競技活動,這為后來小型民用無人機的崛起打下了很好的用戶基礎。我國的小型民用無人機產業也是在這種背景下起步并繁榮起來的。

    2007年左右,我國有少部分企業開始研發民用無人機。當時的民用無人機機體大多采取單旋翼直升機,操控者仍然需要接受大量訓練才可以作業。2010年左右,四旋翼飛機機體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2011年左右,航拍市場首先開始接受這種方式,后來又發展到普通消費者也可以玩航拍的階段。這兩年民用無人機行業在探索更多的應用,整個行業呈現開始爆發的狀態。

    我國在民用無人機產業方面起步較早,國內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和技術力量參與到民用無人機產業中,使得產業蛋糕越做越大。面對全球競爭者,如何保持我國的優勢?我認為,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這種技術創新不僅是對國內外現有技術的商業化,而且要在面向未來產業應用的基礎技術問題上進行前瞻性研究。只有圍繞民用無人機產業進行有層次、有計劃的技術創新,才有可能形成穩定的產業集群,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事實上,在民用無人機向更多行業應用拓展的道路上,存在著諸多可能性。如何從機載設備采集到的大量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是影響其進一步應用的主要技術問題。以我的團隊承擔的一個由國家文物局主導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為例,我們利用小型無人機的機載激光雷達系統對我國的明代長城遺址進行了三維建模技術的研究,顛覆了傳統的大型場景文化遺產監測方法,從而幫助考古學家們對明長城的形態變化進行定量的保存和分析。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功地在陜西榆林等地長城沿線進行了示范應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型無人機在城市天空出現,其安全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此外,隨著民用無人機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無人機的控制系統將接收到更多更復雜的任務,其軟件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面臨著極大挑戰。目前,民用無人機有限的負載能力,決定了機載處理器的容量不可能承載龐大的安全軟件系統,所以需要研究如何利用具有安全性的最小飛行控制系統,來保證各個部分正確運行。這也是我的團隊目前開創的一個國際前沿領域。

    摘自《經濟日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