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因特網正在成型的1980年代末期,一個名為Tom Malone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它究竟會如何改變整個工業的結構。在一系列的論文中,他預言說:20世紀那些組織管理嚴密的舉行公司們,將會很快就將“權力下放、并且具象”轉化成為多個工業生態系統。
“想象一下,AT&T分割開來,不是2或者3個不同的公司,而是200或者300個。”在1998年7月進行的一次采訪中,Malone告訴《連線》雜志?!斑@種出于自愿,革命性的解體,對于一些巨型的組織來說,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性選擇。”
理由很簡單:巨型的垂直式的綜合性大企業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要將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所命名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它存在于團體之間、整個供應鏈的上下游之間——最小化?,F在,分散式的信息網絡能夠在單一公司的壁壘之外起到相同的功能。網絡將全球化推向了極端寬闊的程度。工程們將會向全世界各地的最佳競爭者開放,這創造出了實質上的供應者和工人們之間速變的堅固同盟。他們能夠為了一個產品聚集到一起,然后又為另一個產品重組?!靶K,松散組合”,就是這其中的至理箴言。
但是,在真正的全球巨型產業的現實當中,相反的一幕似乎正在出現。公司們不斷的變得越來越大。在華爾街上,高盛每年賺進將近900億美元,在不到十年的時間當中,它的年收入就翻了三倍。在制藥產業里面,因為數百件的合并與收購,使聯盟變得更加穩固。在《財富》10強中——今天包括了沃爾瑪和通用電氣——自從1990年以來,規模已經增大了三倍。還有AT&T,遠遠談不上分散成300000個不同的企業,相反,它變成了一個比之前更大的企業。不僅如此,再一次——至少是對于那些iphone的用戶們來說——它又變成了一個壟斷者。
而接下來,從去年9月份開始,形勢開始大逆轉。那些舉行的金融公司們,其實是以一種前所未有(希望再也別有了)的杠桿比率沖漲而來的。因為坐上火箭般的油價猛漲和萎縮的消費者需求,巨型汽車公司們遭受了直接的打擊。制藥巨頭們變成了重磅炸彈。沃爾瑪不斷的關閉商店,與此同時,GE則努力的賣出分支部門。(好吧,AT&T依然在壟斷iphone,但是咱等著瞧吧?。?BR>
所以現在,站在巨人們的墳場之中,值得問一問:Malone說對了么?他所預言的哺乳動物時代,是不是直接就被公司恐龍們的最后一次進軍給推遲了?
這次危機不僅僅是一個循環的波谷,而且還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我們將變得不僅僅是更聰明,而且是與以往不同。
在過去的9個月時間里我們所發現的是不斷增多的規模不經濟。大型公司們已經越來越難以單純倚靠現金流進行經營,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借貸。大型公司們必須進行更大的產品賭注,但是在一個日益分殊的市場當中,它們對于分銷和競爭的掌控卻是越來越小。那種“一錘子買賣”式的暴利產品開發變得越來越危險,收益也是越來越低。而且,隨著華爾街公司們變得越來越有經驗,大型公司巨頭們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規范,限制了它們的靈活性。金融業的明星們變成了小型公司,這是它們現今唯一有興趣去做的事情。
就像風投資本家Paul Graham所描述的那樣,“看起來,‘又大又規范的組織贏得勝利’的規則,需要一個限制性的附加條件:‘是在那些形勢改變緩慢的游戲中。’直到改變的速度達到一個臨界點之前,沒有人知道這一切。”
結果就是,接下來的新經濟——唯一從這場崩潰的灰燼中升起的東西——將會鐘情于“小規模”。
以底特律為例。在“超越底特律”一文中,Charles C. Mann這樣寫道:唯一讓三大生存下來的方式,就是啟用這樣的一個創新過程,讓無數的嘗試開始進行汽車技術的創新。
或者以Google為例。就像Steven Levy在“Google經濟的秘密”中所探討的那樣,這個公司采用了一種顛覆性的廣告銷售方式,不再是由公司們之間的握手,而是硬邦邦的事實數字。
或者甚至是整個社會。一個世紀之前,大眾的集體性行動,唯一可能對此進行組織的只有國家?,F在,我們則擁有網絡。Kevin Kelly復蘇了社會主義——沒有國家參與在內——“新社會主義”。
所有這些通常的理由,解釋了為什么小公司們擁有優勢。之前是對于風險的靈活性,現在則增加了新的內容:“云計算”的興起,意味著初創的公司們不必一定要去購買它們自己的IT設備。源于此,幫助了它們緩解了籌錢的負擔也不必再去負債經營了。同樣的,在很多產業領域里供應鏈的網絡化——從電子學層面到物理層面上——這意味著,即便是最小型的公司現在也可以進行全球性的訂貨,跟巨頭公司們享受一樣的待遇。同樣的,一個擁有筆記本和一定進取心的音樂家,他也可以完成之前是由錄音室所完成的工作,而一個有野心的工程師可以用差不多的筆記本,發明并制作出一個酷酷的小玩意兒來。
現在,“無意識的企業家精神”已經制造出好幾萬和巨型超市締結和約的小型企業和自由職業勞動者。一旦有機會的話,很多人會再次參加全職工作,但是很多的其他人則將選擇不會。這次危機或許會將我們的經濟變成是小塊兒、松散的組合。但是,這將是那些數以百萬計的懷著希望那樣做的勞動者們的集體性行動。
(原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連線》雜志。原名為:“新新經濟,更多的嘗試,更少的巨人,無限多的機遇”)
克里斯·安德森,《連線》雜志主編,曾著有《長尾理論》一書,獲得廣泛關注。他的新書《免費(free)》即將于今年下半年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