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機器人世界杯:“高大上”更“接地氣”
    • 點擊數:563     發布時間:2015-07-22 15:5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經濟日報 

        機器人世界杯上,參加青少年組比賽的選手們正在抓緊調試機器 記者 佘惠敏攝

        機器人球員在綠茵場上摸爬滾打,機器人翻譯在開幕式上侃侃而談,機器人舞者在舞臺上唱歌跳舞……第十九屆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7月19日在安徽合肥開幕。這項科技含量十足的著名國際賽事,吸引了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300多支隊伍的3000多名選手同場競技,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專業賽事。會場展示區里,觀眾們扶老攜幼,摩肩接踵,體現了機器人全年齡段秒殺的超級魅力。

        “本屆比賽是機器人世界杯創辦19年來創新性最強的一屆。”第十九屆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研究中心主任陳小平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很多比賽項目內容有改變,難度有提升。”

        機器人世界杯是專業賽事,已連續舉辦19年,比賽內容也由當初單純的機器人足球,拓展為服務機器人、救援機器人和機器人足球3大類,每年都會根據機器人前沿發展水平,在技術上提出新的要求和難度。

        “創立機器人世界杯賽之初,我們就設定了一個目標,讓機器人球隊在比賽中贏過人類。朝著這個目標,參賽者每年都會不斷挑戰一些技術難關。”RoboCup國際聯合會主席野田五十樹說。

        今年的賽事與往年相比有哪些重要創新呢?陳小平介紹說,服務機器人比賽今年特別提出對用戶的行為和姿態進行檢測,這是以往沒有的。“以往的服務機器人比賽主要對人臉識別有要求,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較好,所以本屆比賽降低了人臉識別的分值。而行為姿態識別技術還沒成熟,新的比賽要求鼓勵這方面的研究,將推動機器人前沿研究的發展。”

        本屆大賽還對參賽服務機器人的硬件成本有要求——運動和感知系統加到一起,不能超過人民幣15000元。“這個要求將推動服務機器人的研發注意力轉向,從完全聚焦于基礎研究,轉向同時體現應用需求。”陳小平認為,服務機器人未來市場前景廣闊,需要不同單位合作,探索更多成本低且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機器人。

        更重要的改變在裁判上。過去機器人世界杯的裁判一般是人,而本屆比賽首次對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提出標準測試要求,引進了一套自動裁判系統。通過12個不同位置的攝像頭來觀察,提供客觀、精確的定位判定。“自動裁判系統未來可以發展為自動檢測系統,這樣服務機器人的產業化、特別是量產才有可能。”陳小平說,這個項目對突破服務機器人發展瓶頸有重要作用。因為目前的服務機器人處于起步階段,出廠檢驗靠人工,“標準的競爭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服務機器人的自動檢測技術和裝備,標準就是空中樓閣,不能落地。要支撐中國提出自己的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標準,必須從自動檢測技術和裝備工藝的研發入手。”

        本次機器人世界杯賽分專業組與青少年組,專業組比賽包括機器人足球、服務機器人、救援機器人三大類共11項比賽,涵蓋了當前智能機器人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研究熱點問題。7月19日至20日為小組賽,21日展開半決賽,22日進行決賽。

        比賽期間,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德國波恩大學等國際頂尖機器人團隊將亮相賽場,去年獲團隊總分第一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派出包括服務機器人“可佳”、“可佳工人”、“機器人足球”、“可佳低成本移動平臺”在內的4支隊伍參賽。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