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核電產業調結構穩增長相輔相成
    • 點擊數:1780     發布時間:2015-07-04 19:0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經濟日報 

        核電產業的發展是我國積極應對形勢變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具體體現。調結構并不是不要增長,相反需要穩增長來提供更大空間,進而為調結構掃除障礙;另一方面,調結構能為穩增長帶來更強的后勁,釋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因此,要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抓緊政策措施和相關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投資,為穩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過去幾個月,我國核電領域動作頻出。3月29日紅沿河核電站5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時隔15個月之后,我國核電機組再次啟動建設;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范機組;5、6月份以來,多家部委又密集調研了國內核電項目與企業,我國核電產業受到密切關注。

        從整個能源行業來看,核電的重新發力拉開了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序幕,是我國能源領域調結構、促增長的重要手段。

        放到當前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核電產業的發展是我國積極應對形勢變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具體體現。其目的就是要在經濟增速從高速轉為中高速的過程中,調速度但不減發展勢頭,形成與以往不同的增長結構和動力機制。

        今年以來,我國繼續堅持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從國家統計局一季度發布的數據來看,在增長速率有所降低的同時,我國經濟調結構成效顯著。然而經濟增速的降低,也對擴大就業和保障民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就此有人提出,是否把調結構放一放,著力保增長?

        實則不然,穩增長和調結構看似兩難的選擇,其實二者并不矛盾,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一方面,調結構并不是不要增長,相反需要穩增長來提供更大空間,進而為調結構掃除障礙。

        以能源結構調整為例,發展核電產業是順應國際能源發展趨勢,優化能源結構,構建風、光、水、核等多元化清潔能源體系的必然選擇。這一過程需要有穩定的增長來保證。

        相反,調結構如果進展順利,能夠為穩增長掃除發展中的障礙。當前,我國正處于必須依靠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的階段,調結構的目的在于破解經濟發展中的阻力。比如,發展核電能夠緩解當前的環境污染壓力,降低能源生產成本,對于進一步提高經濟活力,保持穩定增長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調結構能為穩增長帶來更強的后勁。

        產業結構調整既是國際市場競爭倒逼機制的要求,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潛力。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這一系列舉措,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

        仍以核電為例,“華龍一號”的重新啟動,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改善和電力水平的提升,還為穩增長帶來了更強的后勁。因為“華龍一號”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核電走出去具有很強的牽引、帶動作用。據測算,一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投資約250億元,可以帶動相關機電產品和材料出口150億元。目前,我國具有8到10臺的核電機組生產能力,如果實現全部生產,有利于鞏固和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由此可見,要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抓緊政策措施和相關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投資,為穩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