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德太陽能產業不敵中國強力挑戰
    • 點擊數:608     發布時間:2009-09-01 11:00:08
    • 分享到:
    關鍵詞:
    一向以技術優勢領先全球的德國太陽能產業最近“風光不再”,來自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競爭對手對他們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后者有十分突出的價格優勢。 

        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Q-Cells日前發布了一份業績報告,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虧損了7億歐元。其結果是,這個德國公司準備裁員500人,留下的2100員工全部轉為兼職工,處于半失業狀態。在產業危機面前,德國的太陽能企業遇到的困難都一樣。就在3個月前,德國太陽能企業Sunline宣布破產,78名員工全部下崗。 

        再看一下以太陽能公司為主體、一度被稱為“太陽指數”(SunDax)的德國證交所科技股指數。從2008年到現在,其名下一些公司的市值蒸發掉了30%。太陽能雜志Photon主編安妮·克勞斯曼告訴德國金融時報,“亞洲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準備把德國人擠出市場。” 

        由于較低的勞動力價格和原料價格的直線下降,中國的太陽能電力公司的電池生產成本很低。 

        德國企業與硅片生產商簽訂的是長期合同,價格被綁死了,然而,中國的公司可以從現貨市場采購到硅片。過去幾個月,硅片的市場價格下降了約70%。德國市場調查公司PhotonConsulting的數據顯示,像Ersol這樣的德國公司制造一塊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在1.01美元/瓦特,而像無錫尚德這樣的中國太陽能公司生產同樣的電池板只要花0.35美元。 

        根據瑞銀集團(UBS)的一份研究報告,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制造成本要比德國低30%。再加上政府支持,這幾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的價格下降明顯。 

        問題還在于,德國太陽能產業的出口部分超過40%,容易受他人政策制約。例如,在西班牙政府停止對其國內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的補貼后,當地市場已大幅萎縮。此前那里的市場增長率為200%。這種變化對德國來說,后果可能很嚴重。 

        瑞銀分析師漢美爾告訴德國金融時報,“有相當一部分德國太陽能電池和模板制造商將被淘汰出局。”而據業界人士估計,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市場份額在逐步增加,現在大約有1/3的太陽能電池產自那里。 

     
       在面對來自東方的競爭時,許多德企的態度是:如果你不能擊敗對手,那就加入它們的行列。Q-Cells正在把太陽能電池運到中國組裝,最近還宣布了一個和中國太陽能企業的合作項目。該公司同時在馬來西亞開設了一條生產線。另一家德國太陽能設備商Solarworld也已在韓國建立了一個加工廠。 

        Photon雜志的克勞斯曼表示,“除非德國人今后把生產轉移到亞洲”,否則他們將被擠出國際市場。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