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詳解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異曲同工
    • 點擊數:939     發布時間:2015-05-19 16:25: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官方5月19日發布《中國制造2025》,明確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發展路徑。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近日在京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異曲同工。

        苗圩表示,我們仔細分析了德國提出來的“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可以說,從大的方向上來說,是不謀而合、異曲同工。二者相同的地方,就是實現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進行結合,或者用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結合,帶動整個新一輪制造業發展。

        苗圩具體解釋說,德國工業4.0著眼高端裝備,提出建設“信息物理系統”,并積極布局“智能工廠”,推進“智能生產”。而中國制造2025提出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產業生態體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而在不同方面,中德兩國新戰略無論是發展基礎、產業階段,還是戰略任務都具有各自特點。

        苗圩表示,德國是世界制造業強國和領先的工業制成品出口大國,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甚至超過了美國和日本,在汽車、機械、醫藥化工、電機和電氣等方面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水平。而中國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技術水平,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品牌形象,都還存在較大差距,發展基礎相對薄弱。

        “德國現在基本上實現了3.0,現在正在從3.0向4.0發展,也就是生產的自動化向網絡信息化這方面去邁進。而中國,企業之間存在很大差距,有的企業還要補2.0到3.0這一課,即從電氣化到自動化這一課”,苗圩說。

        此外,德國工業4.0是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主要聚焦制造業的高端產業和高端環節。中國制造2025不是專門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制定的規劃,是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整體謀劃。

        苗圩近日撰文表示,面向未來,要看到中德制造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比如在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以及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雙方之間的合作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