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能源局力推煤礦裝備智能化發展
    • 點擊數:1188     發布時間:2015-04-01 18:1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中國能源報 

        3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煤炭工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推進能源消費體制改革,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堅持提質增效和綠色開發利用。同時,要求推進煤炭安全綠色開采,加強煤礦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裝備研發,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

        在安全生產日益受重視的情況下,切入煤炭等安全生產的機械智能化領域企業,也將受益工業4.0發展機遇。

        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梁在兩會期間表示,目前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和復雜,要求加快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楊棟梁稱,安全生產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科技、靠機械化。

        資料顯示,近年來煤炭行業已在探索無人化智能開采方式,大型煤企開始啟動智能化開采系統,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目標。受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減速影響,煤炭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減少生產成本將成為各大企業的工作重點。礦山智能化開采,主要是以礦山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為基礎,以開采的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為核心,最終實現礦山的無人開采和智能管理。

        從經濟效益來看,陜西煤化集團神南紅柳林礦業公司曾表示,實施智能化開采后,噸煤成本從2011年的125元/噸,下降到了2013年的108元/噸,兩年成本下降17元/噸,累計利潤增加4.2億。另外,神華集團也曾表示,實施智能礦山建設以來,全員工效提高了16%;設備利用效能提高了5%;產能增加了8%。

        智能制造作為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抓手,正在迎來政策密集扶持期,也有利于縮短與發達國家差距。目前,我國煤炭工業生產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年產約10億噸煤炭,產業工人約10萬人,同年我國年產36.5億噸煤炭,產業工人約525萬人,井下一線生產人員約304萬人。我國煤炭產量為美國的3.6倍,產業工人卻為美國的50倍。

        因此,在智能制造戰略和安全生產的倒逼下,我國煤炭工業機械智能化正迎來提速機遇,從事煤機設備相關企業已向工業機器人布局,在市場發展中更具先發優勢。

        公司方面,林州重機主營煤礦機械和礦建服務,主導產品為液壓支架,目前正在加碼機器人服務,與中科院合作,進行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井下綜采無人工作面系統等智能裝備產品研發。鄭煤機主營液壓支架產品,正加速向高端裝備轉型步伐,擬對全省機械裝備資產進行整合,組建省屬機械裝備投資集團。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