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本站動態

    資訊頻道

    創新驅動,人才創新是基礎
    • 廠商:控制網
    • 作者:王燕平
    • 點擊數:3370     發布時間:2015-03-23 15:21:00
    • 分享到: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為了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重點在用好、吸引、培養上下功夫。
    關鍵詞:


        在3月5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把 “中國制造2025”上升為國家戰略。報告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業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我國已經是制造大國,而轉型為制造強國比較突出的三大問題是:一、創新能力不強。二、核心技術薄弱、共性技術缺位。三、資源浪費、污染嚴重。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為了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重點在用好、吸引、培養上下功夫。要用好科學家、科技人員、企業家,激發他們的創新激情。要學會招商引資、招人聚才并舉,廣泛吸引各類創新人才特別是最缺的人才。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錢學森錢老生前就曾對工作人員反復強調:“今天,黨和國家都很重視科技創新問題,投了不少錢搞‘創新工程’、‘創新計劃’等等,這是必要的。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創新思想的人才。問題在于,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東西。我看,這是中國當前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大家的印象中“Made in China”就是廉價商品、質量不高。今年春節期間,日本的馬桶蓋火了。很多中國人不遠千里跑到日本,就是為了捎幾個馬桶蓋回來,后來證實,大多數在日本出售的馬桶蓋就是中國制造。我們已經在很多高精尖科技上有了自主研發能力,載人航天、高科技戰機,但卻不能生產一個讓老百姓滿意的馬桶蓋,這其實也反映了中國制造的弱點和痛點。

        中國的很多加工企業在產品質量上是能夠保證的,能夠達到國際先進生產水平的標準,但是由于核心技術是國外的,企業并不掌握,所以只能做代加工。大量做代加工的企業沒有研發能力,而有研發能力的企業又看不上這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生活日用品的研究。

        用進口的裝備、原材料,雇請外國技術專家和管理者,按照國外的標準生產產品,貼上跨國公司的標簽,直接運到國外,這是中國制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最愿意也是最常見的生產方式,而隨著土地、勞動力、資源、環境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這種發展方式越來越不適應發展的需要。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浮躁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房子、車子等生活壓力,使很多年輕人讀書的時間都很少,更何況是花大量的時間塌下心來做艱苦的科學研究。希望國家能在政策上做出調整,在經濟上給予補償,能設立更多的科研經費項目,來培養人才,鼓勵年輕人做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我們必須舉全國之力,腳踏實地,迎頭趕上。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