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美刷新碳減排量 釋放優化經濟增長信息
    • 作者:徐立凡
    • 點擊數:1026     發布時間:2014-11-15 22:5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中美聯合聲明中最重要的,是釋放出了優化經濟增長戰略的信息。中國首次提出的減排新目標作為一種承諾,將轉化為一種強約束,讓政策和經濟資源更多地向新能源研發和綠色產業傾斜。

        中美聯合聲明中最重要的,是釋放出了優化經濟增長戰略的信息。中國首次提出的減排新目標作為一種承諾,將轉化為一種強約束,讓政策和經濟資源更多地向新能源研發和綠色產業傾斜。

        中美兩國12日在北京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宣布了兩國2020年后各自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在聲明中,美國首次提出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整體下降26%-28%,刷新了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17%的目標;中國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并將于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作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兩國同時也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國家。根據全球碳計劃公布的數據,2013年全球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達到360億噸,中美分別占29%和15%。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美兩國責無旁貸。

        但在共同承擔這一國際責任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差異性。一方面,全球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內疊加效應的反映,美國等先行工業化國家需要承擔更多責任,中國碳排放量猛增,是最近30年工業化發展迅速、經濟活動大大增加的結果。假如僅以近期碳排放量劃定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有失公平。另一方面,后發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不能以犧牲其發展訴求為代價,否則同樣有失公平。

        中美聯合聲明中,對于控制碳排放量采取了不同表述形式。美國采取了計量表述形式,中國則是劃出了碳排放量封頂期限。在不同表述的背后,包含了不同的責任分擔。這也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中美聯合聲明,還明確釋放了合作開發清潔能源的信息。中美兩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但是,過去在技術開發轉讓等合作方面較為滯后。中美聯合聲明用一半篇幅闡述了今后兩國在許多方面的合作項目,這不僅為以技術創新降低當前減排成本創造了條件,也大大拓展了兩國的市場空間。如果進展順利,從減排技術到能源市場領域,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中美聯合聲明中最重要的,是釋放出了優化經濟增長戰略的信息。憑借頁巖油氣革命和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的約束,美國大型溫室氣體排放源已在逐年減少,這也是其敢于宣布新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底氣所在。而中國也已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粗放式增長模式正處于調整之中。中國首次提出的減排新目標作為一種承諾,將轉化為一種強約束,讓政策和經濟資源更多地向新能源研發和綠色產業傾斜,而限制“三高”產能的力度今后將有增無減。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一直進展緩慢。歷屆聯合國氣候大會難以取得實質成果即反映了這一現實。中美聯合聲明,以及剛剛結束的APEC《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對于發展綠色經濟的多次表述,為激活全球氣候談判注入了新的動力。

        摘自 京華時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