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我國風力發電起步晚速度快 形成國內供應鏈體系
    • 點擊數:798     發布時間:2014-09-03 10:06: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一度“海電”八毛五,用戶掏五毛(我國目前火電價格),余下政府補。6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相關文件這樣明確“海電”標桿價。此舉被業界解讀為海電破冰,上千億元市場有望啟動。這對飽受霧霾困擾的北京來說無疑是個特別振奮的消息,因為京畿重地河北唐山灣地區在建設海電項目有望更順暢,并可在2017年初并入京津冀電網。屆時,海電將占該地區發電總量的2.4%。風從海上來,人們看到了海風送來電能,慢慢“吹綠”京津冀的希望。

    跑馬圈“海”風頭勁

        如何細算海電環境賬?唐山灣風電開發項目負責人說,就該地海電項目而言,并網后可為京津冀地區節約標煤4.17萬噸,減少粉塵排放7000噸,二氧化碳11.5萬噸,二氧化硫650噸。

         “零污染、零排放”的海電無疑是京津冀的一大福音。海電甚至比陸地風電更有優勢,浙江大學海洋與工程學系教授張繼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海電不占稀缺的土地資源,并且電量大、運行穩定。他進一步解釋說:“海電場多建造在東南部沿海地區的潮間帶、沿岸灘涂及近海海域,靠近人口稠密、用電需求量巨大的大中型城市,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東部沿海城市用電緊張的問題。由于海上風力強勁且持續穩定,使得機組發電更為穩定,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發電效率也會相應提高。此外,海上風電還可以降低對風力機運行環境的要求,不必擔心電磁波、噪聲等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還避免了視覺上的污染。

        絕對的優勢凸顯了海風發電的前景,電力企業紛紛趕來跑馬圈“海”。目前,除了京津冀地區開始試水海上風力發電,江蘇沿海正在打造千萬千瓦級的海上風電基地,號稱中國未來的“海上三峽”。

    風電走過三十年

         海風發電的原理非常簡單:風電機由葉輪和發電機兩部分構成,空氣流動的動能作用在葉輪上,轉換成機械能,從而推動葉輪旋轉。轉動的葉輪與發電機的轉軸相連,帶動發電機發電。換言之,即通過風吹動風輪來帶動發電機轉動,從而輸出電流。

        1981年丹麥物理學家保羅·拉·庫爾設計創造了第一臺現代意義上的風力發電機,此后風力發電機及相關建設項目不斷發展演變。2013年,日本福島縣楢葉町近海約20公里處建立了新型“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站”,從而使大規模高效率利用海風發電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建設風電項目,從2004年開始,我國風電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建成了一批大型風電項目,如上海東海大橋發電廠。正如張繼才所評價的那樣:“中國風力發電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驚人,很多時間就形成了基本完整的國內供應鏈體系。”

    海電中國正青春

        近年來,風力發電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綠色能源技術,被認為是技術最成熟、開發前景最好的可再生能源。根據最新的海上風能資源普查成果顯示:中國5到25米水深,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2億千瓦。50米到70米深度上,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5億千瓦,另外有部分地區深海風能資源也較為豐富。

        “中國的海風發電正處于青年時期。”張繼才說。從2007年中海油在渤海安裝國內第一臺海上風電機組以后,2008年,國家能源局又批準了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計劃建立亞洲第一座海上風電場,并于2010年完工。隨后2011年我國最大海上風電場“龍源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也正式建成。目前中國海上風電已經投產38.9萬千瓦,僅次于丹麥、英國、比利時、德國,位居世界第五位。

         隨著海上風電的進一步規劃,2013年獲得國家能源局同意開展的項目有17個,主要分配在江蘇、福建、河北、廣東、海南、上海,總的裝機容量是410萬千瓦。不僅如此,中國海上風電規劃局還提出:2015年要開發建設5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目標,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會擴大到3000萬千瓦。

        此外,我國的專業隊伍正在逐步形成。施工方面,中關村第124航空局以主要的設備參與了海上風電施工經驗。不僅如此,中海油、江蘇天建、上海天建等有關單位在設備和海上風電施工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張繼才說:“發展海電過去更多的是依靠技術進步,隨著技術日益成熟,海電效益以后更多的是依賴于規模化、系列化和標準化。”世界風能理事會估計,到2020年,海上風機的造價可以降低40%以上,發電成本可以同幅下降。

        目前,京津冀在該領域尚處在起步階段,取之不盡的海風,正在領航中國的綠色能源革命。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