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鋼企進軍海洋工程用鋼領域
    • 點擊數:599     發布時間:2009-06-26 15:43:23
    • 分享到:
    關鍵詞:

      海洋工程裝備領域,是造船業未來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這是一片待開發的“藍海”,總量不大、利潤十足,對核心技術能力的要求較高,有能力的企業將在業務結構上開始進行調整。隨著金融危機對全球船舶行業越來越深的影響,船板產能過剩的中國鋼廠,也開始另謀“海上出路”——進軍海洋工程用鋼領域。

      低迷中的“藍海”

      此前出臺的船舶工業振興規劃,將支持造船企業研究開發新型自升式鉆井平臺等海洋工程裝備,鼓勵開發海洋工程動力及傳動系統等關鍵系統和配套設備。“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海洋勘探平臺和采油平臺是建設重點。我國‘十一五’期間開發建設15個海洋油氣田、建造76座平臺、6座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鋪設1400多公里海底管線。”鋼鐵研究總院結構材料研究所副所長楊才福表示,“用鋼總量170萬噸。”

      目前在役的海洋工程裝備約50%集中建造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服役已達25年以上,面臨退役。今后海洋工程裝備更新換代的需求也十分強烈。這直接導致海洋工程裝備價格快速上漲。楊才福表示:“尤其是樁腿,幾乎占了海上鉆井平臺一半的價格。2008年這部分鋼材價格最高時甚至達到了1.3萬歐元/噸。”

      技術瓶頸

      我國目前在海工領域只是做出了“點”的嘗試,未來造船業要突圍,海工這一條腿不能比韓國差太多。而國內目前本地原料、配套份額都較低,也正是說明這個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

      楊才福介紹,近10年來,國產海洋平臺鋼板已經被廣泛采用,EH36以下平臺用鋼基本實現國產化,占平臺用鋼量90%。但關鍵部位所用高強度、大厚度材料仍依賴進口。此外,目前在自升式平臺中使用的強度級別最高的鋼種——690MPa級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易焊接的海工鋼目前也完全依賴進口。

      目前在國內海工鋼領域處于領跑地位的鋼企并不多,主要為寶鋼、鞍鋼、華菱、武鋼等,其它大部分鋼廠產品并不能達到厚度和強度的要求。

        在核心技術能力缺位的同時,業界抱怨頗多的一個瓶頸還在于:由于我國缺乏對海工鋼專用標準規范的設立,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國產高強平臺鋼的應用。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是四大國際標準,即BS7191和EN10225——歐洲標準,NORSOK––北海標準,API––美國標準。對海洋工程來說,項目具體規格通常是根據這四大標準制定,同時增加需要補充的條件。

      目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兩大央企占據著海工裝備市場的大份額,在全球港口機械市場占有率達78%的振華港機,也已更名為振華重工,轉型進軍海工領域。位于上游供應鏈上的鋼鐵企業,競爭的步伐也絲毫未見怠慢。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