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銀行人談金融與互聯網之爭 ③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十大猜想
    • 點擊數:590     發布時間:2014-05-31 15:20:00
    • 分享到:
    關鍵詞:

           隨著科技的進步、通信技術的極速發展,以及基于安卓、iOS的應用技術的推陳出新,可以預見,在互聯網領域,尤其是以移動互聯為出發點的金融創新將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撲面而來,筆者不可能洞悉行業進展全貌,但站在楚河漢界兩端,還是可以體會到即將到來的十大趨勢。

           猜想1

           對金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

          “比特幣”是互聯網“極客”文化的產物,從虛擬到現實、從游戲到實體、從線上到線下,這種跨越國界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影響世界、影響人們的生活,現在斷言為時尚早。但不可否認的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會對現行的金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怎樣防范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過度蔓延,怎樣控制互聯網虛擬貨幣對正常金融市場的沖擊,也許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未雨綢繆的制度建設及政策保障。 

          猜想2

          會對中國金融業的整體格局

          帶來一定的沖擊

         2014年的“微信支付”再次證明,互聯網裹挾著龐大的用戶優勢、極強的客戶黏性產品以及便利的移動應用環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以一種“核裂變”的方式實現爆炸式的增長,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改變某一領域、某一區域的金融格   局。但由于缺少“風險基因”約束、“風險文化”熏陶,這樣的沖擊也許會帶來一些難以預估的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猜想3

         加速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余額寶 ”高燒不退,可能會使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不參照西方利率市場化的時間表?;ヂ摼W金融會大大加速這一過程,這為中國銀行業今后的改革轉型帶來嚴峻的課題,銀行準備好了嗎?

           猜想4

          金融盈利空間收窄

          互聯網金融將不斷侵蝕金融傳統利潤。在支付結算領域,在傳統的銀行卡、信用卡領域,在供應鏈金融、消費者金融、小微金融,在證券經紀、保險等方方面面,均會面對互聯網金融的侵蝕。這種侵蝕有好的一面,例如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多元、更廉價的金融服務,使消費者最終受益。另一方面,也將迫使金融加快轉型的步伐,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猜想5

          銀行有淪為支付通道之虞

          在支付領域,支付寶、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上的你追我趕的創新,會更加突出“體驗”優勢,使線上支付與線下支付日趨融合,結算有脫媒的可能。銀行背負支付安全的責任越來越大,而收益可能越來越小,有淪為通道的危險。

          猜想6

          銀行卡或成為“土鱉”

          在銀行卡領域,一是信用卡是否會成為一個逐漸消失的產品,現在還不好講,但傳統的盈利方式一定日趨式微;二是互聯網的虛擬賬戶、游戲貨幣或許以各種形式進入實體領域,銀行傳統的銀行卡消費積分、客戶忠誠度計劃在互聯網整合面前,將會成為“土鱉”。銀行如固守傳統,有可能會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搬運工”。 

          猜想7

          消費者面臨線上封殺、線下“信用破產”

          在消費者金融領域,電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WiFi、智能手機等科技要素組合起來,可能會讓一種全新的“消費者金融”業務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我們的生活。銀行分期、按揭等傳統零售金融業務也許會被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所替代,這一天并不遙遠。

          試想一下,消費者按揭的汽車、分期購買的大宗電器一旦違約,立馬成為不能移動的廢鐵,冰箱成為碗柜、電視成為擺設……更狠的是,如果你違約了,你的微信不能使用、你被踢出朋友圈、不能發信息、不能分享……這樣的措施比銀行任何形式的催收力度都大,線上的封殺等于宣判線下“信用的破產”,消費者更要三思而行。其貸后管理成本要比傳統銀行小許多,且更具殺傷性。

         猜想8

         來自小微金融、

         供應鏈金融的利潤爭奪

         在電商領域,已經形成一批以天貓、京東、當當、唯品會為代表的各類平臺運營商、垂直電商,在零售領域更有淘寶商城。10年間,中國的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領先者,“網購”已經全面走進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金融需求應運而生。今天阿里金融不再遮遮掩掩,京東也已經開始布局供應商、賣家金融,其用戶優勢、數據優勢、物流優勢整合后的優勢直指銀行小微金融、供應鏈金融,分化、爭奪銀行利潤的格局已經形成。

         猜想9

         證券投資領域天翻地覆

         在證券領域可能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可能引起證券業激蕩的一面。今后,也許一個“大咖”只需要一個“公眾微信號”,用最簡單的“跟我學炒股”的方式,引發個股的起起落落,使監管更加困難;傳統經紀業務收入將逐步被稀釋,證券公司都會以各種方式,依托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形成更多的資金留存;在資管領域踢開銀行渠道、獨立打造新的銷售方式?;鸸緯詷O大的熱情擁抱移動互聯,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銷售成本,二是可以聚集過去難以想象的資金?;鸨旧砭陀泻眯┢贩N,今天“貨幣式基金”火得一塌糊涂,誰又能夠保證資本市場回暖之日,偏股型或股票型基金,依靠互聯網這樣的方式,不會殺他個天翻地覆。

        猜想10

        未知是最大的機遇

        未知是最大的機遇!據悉,國內百貨巨頭“王府井”已與“微信”結為戰略聯盟,傳統百貨與互聯網電商這對冤家,在移動互聯面前,只有走“競合”之路。銀行現在還沒有真正體會到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兵臨城下”的痛楚,但越是這樣,我們也應該警惕。金融涉及每個人,在與互聯網共同成長的新型消費者面前,如心存僥幸,有些銀行或許會被曾經自大所擊垮。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