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工業設計向高端綜合服務轉型
    • 點擊數:779     發布時間:2013-12-04 09:00:00
    • 分享到:
    關鍵詞:

    《經濟日報》,2013年11月5日

      “洛可可最近要推出兩個新產品,這背后有一個故事。”洛可可設計深圳公司總經理李毅超向本報記者娓娓道來。

      深圳華強北的一家電子商,一直銷售一些低端的電子產品,卻沒有自己的原創品牌,于是他們找到洛可可設計公司,希望建立一個高端的子品牌和產品線。從前期的品牌策劃到后期的產品研發,洛可可一手為這家電子商打造起“Mrice”的品牌,推出了巧克力移動電源和美杜莎耳機兩款產品,并分獲2013年的德國紅點獎和IF獎。但這家電子商發現自己并沒有適合的渠道銷售這些產品,又希望利用洛可可的品牌資源幫助自己升級轉型,洛可可也將因此嘗試產品營銷新領域。由此可見,洛可可正在從以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為主,逐漸向全系統的設計整合創新發展。

      “目前,工業設計已經從初期簡單的產品外觀設計,向產品策略設計和品牌設計等綜合設計服務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告訴記者。

      “工業設計對經濟增長可以起到撬動作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美的集團工業設計專家委員會專家姚遠介紹說,美國工業設計協會對企業的調查統計顯示,工業設計的開發每投入1美元,其銷售收入為2500美元。無論企業、設計公司、設計院校,還是地方都在強調轉型升級,對制造型企業來說,轉型升級是內需的動力,而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依靠工業設計創新與技術提升這兩個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設計創新作為國際社會長期堅持的一種提升價值的工具,屢屢被大家所選用。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已成為我國進一步發展的戰略目標。工業設計作為自主創新的核心方法,面向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設計創造的國家需求,在我國得到了空前的高速發展機遇。

      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所所長安暉介紹,目前,我國工業設計產業已初具規模,行業從業人員超過40萬人,一批制造業知名企業高度重視和廣泛應用工業設計。海爾、聯想等一批知名企業通過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實現了品牌拓展;設計服務水平逐步提高,服務內容向品牌戰略和市場營銷等領域延伸;專業從事工業設計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一些優秀設計成果已經開始走向國際市場。產業聚集度進一步提升,如廣東省已擁有創意產業園46家,初步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廣州和佛山為主軸的“粵港工業設計走廊”。

      工業設計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包括更加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設計資源配置,更加注重環境、資源、生態等,提出了綠色設計的理念,更加注重用戶體驗,滿足人的物質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等。

      辛仁周指出,我國工業設計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包括對工業設計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企業設計能力不足,缺乏完整的設計產業鏈;工業設計人才匱乏,教育與市場的銜接程度不高;政策支持、行業管理和知識產權保護亟待加強;知識產權轉化機制不健全,研發成果產業化能力不足。

      為此,2010年7月,工信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從提高工業設計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水平、加快培養高素質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措施。

      2012年,工信部又印發了《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引導更多的企業重視設計創新,推動實現產品升級和品牌價值的提升。日前,第一批3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已公示。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設計水準仍相對落后。”姚遠表示,設計是創新的源頭,國家要有重視創新、全社會參與創新設計的大環境。他認為,工業設計必須與科學技術、生產制造、服務內容、行銷模式乃至供應鏈等“協同創新”,打破來自觀念、硬件的限制。同時,要重視設計教育與設計人才,設計教育的質量要與規模成正比。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