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隨著會計的發展,追蹤碳足跡
    CAIAC 2025
    2025邊緣計算產業生態伙伴大會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效率與標準:工業互聯網前景可期存挑戰
    • 作者:賽迪網
    • 點擊數:712     發布時間:2013-06-26 18:13:43
    • 分享到:
    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利用信息和溝通的方式,如今,互聯網還能做更多事情。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并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學的限
    關鍵詞:
    本世紀以來,消費者互聯網的創新仍風起云涌,對生產率的影響更為強烈,但是大約在2005年就失去了上升勢頭。

      與此同時,工業革命三百年之后的今天,由于資源和環境的制約,也面臨生產率繼續提升的瓶頸,如何“再工業化”刻不容緩。面對如此尷尬的形勢,人們不禁開始反思,如何延續第一次生產力浪潮的潛能?如何突破消費者互聯網增長的瓶頸?如何把再工業革命和再互聯網革命相融合,催生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勢能?

      毋庸置疑,我們正處在一個網絡和大數據的時代。據預測,目前全球70億人,如果每個人把手機作為互聯網連接設備的話,就是70億個,但如果我們把機器連接起來的話,平均每個人至少有10個機器,包括裝置、儀器和車輛,這樣全球將有700億個互連設備。

      無獨有偶,英特爾稱,到2015年預計全球智能互聯設備的數量將會超過150億臺。這還不是全部。思科公司估計,99.4%的物理對象至今尚未連接到互聯網。

      至此,我們不難發現,盡管有著眾多的機器和設備,且這些設備和機器產生著龐大的數據,但由于彼此之間缺乏必要的連接和分析,其效率遠未得到發揮。

      與此同時,個人電腦、網絡連接、移動計算成本不斷下降;傳感器、數據存儲和更快的數據分析能力等軟硬件技術日趨成熟,這些又為上述機器間的智慧(實時的連接、數據傳送、分析等)連接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使得數年前興起的工業互聯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也就是說,如果未來智能機器的連接數量比當前增加上百倍,那么按照麥特卡夫定律,工業互聯網有可能釋放上萬倍的經濟增量。

      所謂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以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利用智能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一個重要功能。

      工業互聯網充分利用大數據、復雜分析、預測算法等能力,提供了理解智能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的方法,能夠幫助選擇、分析和利用這些數據,從而帶來網絡優化、維護優化、系統恢復、機器自主學習、智能決策等益處,最終幫助工業部門降低成本、節省能源并帶動生產率的提高。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