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通用電氣1.25億元重慶造高低壓電氣設備 中西部戰略格局初現
    •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 點擊數:737     發布時間:2013-06-22 09:55:42
    • 分享到:
    [db:描述]
    關鍵詞:

      中西部市場越來越多受到世界500強企業青睞。昨日(4月24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與重慶機電控股(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投資1.25億元正式在重慶打造高低壓電氣設備制造基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GE便同重慶機電簽訂合作備忘錄,瞄準重慶軌道交通發展帶來的至少300億元的配電設備需求市場。對于合作擱淺2年的原因,GE及重慶機電均表示由于準備事項太多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兩年GE分別在成都和西安設立了創新中心分別致力于醫療和煤化工領域的應用研發,此次與重慶機電共同制造高低壓電氣設備的動作,也令市場猜測GE未來在西部地區將形成以重慶為制造中心、西安和成都為研發中心的戰略格局。

      1.25億元打造高低壓電氣設備基地

      根據協議,GE與重慶機電預計將投入1.25億元人民幣,在兩江新區龍興工業園新建高低壓電氣設備制造基地。該基地生產及科研用房面積達2.3萬平方米,并于今年下半年開始建設,2014年正式投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5億元人民幣。

      出席簽約儀式的GE工業系統全球首席執行官Bob Gilligan表示,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引擎,重慶是GE工業系統推進中西部地區業務的戰略樞紐。“GE在高低壓電氣設備領域擁有先進的制造技術及管理理念,而重慶機電熟悉西南地區的市場情況,雙方合作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事實上早在2011年7月,GE與重慶機電便簽署合資經營合同,確定在重慶兩江新區成立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為重慶軌道交通建設配套生產配電設備。

      據兩江新區網報道,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運行,成為當時雙方合作的直接原因。據介紹,2010年,重慶市軌道交通規劃進行調整,軌道總里程增至700公里,車站總數超過350座,總投資大大超過原計劃的1500億元。而作為軌道交通建設中的基礎設施,配電設備的需求市場規模就高達300億元。

      Bob Gilligan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中國的中低壓配電市場的規模為265億美元,這一規模同基礎建設的發展比較匹配,而此次布局重慶市場的原因就在于對基建市場的看好。

      “重慶合資公司達產后,重慶軌道交通所需要的配電設備將全部由合資公司提供。”重慶機電集團副總裁廖邵華說。

      事實上,GE并非首個在重慶建立配電設備基地的世界大佬。據公開資料顯示,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是ABB全球最大的變壓器生產基地及絕緣體制造中心,并擁有800千伏高壓直流變壓器技術;而霍利威爾在2006年在重慶開設代表處后,不到一年即宣布與重慶攜手打造西部創新中心,并將旗下過程控制部在華首個全球性工程服務中心,放在了重慶。

      有分析人士認為,同競爭對手相比,GE搶占重慶市場的戰略有所滯后。對此,Bob Gilligan認為現在進入的時機剛剛好。“GE和ABB、霍利威爾所生產的產品并不一樣,不存在競爭關系”。

      中西部戰略格局初現

      種種跡象表明,中西部地區越來越受到GE等世界一線企業重視。

      2010年11月,GE宣布將在三年內在中國市場投入超過20億美元,用于研發、創新和組建新的合資企業。2012年5月,全球首個創新中心——GE中國創新中心在成都落成,7月,GE中國創新中心(西安)落成。

      “創新中心集研發、客戶體驗、服務、培訓及運營為一體,將進一步助力中國的經濟轉型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它主要傾向于應用技術領域的創新。”GE能源管理集團工業系統亞太首席執行官黃克強說。

      而此次與重慶機電共同制造高低壓電氣設備的動作,也令市場猜測GE未來在西部地區將形成以重慶為制造中心、西安和成都為研發中心的戰略格局。

      不過,Bob Gilligan并不認同這一猜測。“西安和成都的創新中心主要是應用研究,它是基于市場服務進行的,重慶的合資公司實質上也有這一特點,這也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此次雙方合建的合資公司中,重慶機電持股為51%,GE持股49%。廖紹華坦承,在雙方長達2年的談判中,前前后后便有多達近30次的商談,重慶機電能拿到控股權非常不容易。

      “我們比較看中的是,這次合作能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有利于我們的千億機電戰略。”廖邵華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2年重慶機電業績不佳。同2011年同期相比,凈利潤下跌40.22%,為4.41億元;毛利潤約15.95億元,跌18.6%,毛利率為15.1%;營業收入為426億元,同此前預定的500億元目標尚有一定距離。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