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制造業面臨四大困境
    • 點擊數:719     發布時間:2009-03-23 14:17:11
    • 分享到:
    關鍵詞:

        一個高效的視頻會議系統的采用,背后代表著的,是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與流程的再造。如今,成本、環保、服務水平、管理創新已成為中國制造業的四大困局,“信息化”的推進,正在成為經濟危機中的中國企業破局的關鍵。

        信息化推進“中國制造”轉型

        如果不是因為經濟危機,“中國制造”的問題也許不會這么快被放得如此之大。缺乏核心競爭力,嚴重依賴廉價勞動力,資源消耗量大,環境污染嚴重,產品附加值低,配套服務不完善,企業管理水平與效率低下,當GDP高歌猛進時,這些問題常常被人們所忽視,而正是因為經濟危機,讓這一切成為不容回避的問題。這場經濟危機,也成為中國企業反思自身出路的重要契機。

        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胡祖六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中國應該借鑒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加速制造業從低端向高端轉型,全面提升中國制造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中國在未來20年內,傳統低成本制造業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必須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轉型。”

        在轉型已成共識的情況下,“如何轉型”成為最受關注的命題。
     
        用信息化推動企業管理升級,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統一通信可謂是企業成本壓縮與效率提升的重要一環。

        通過計算機網絡與傳統通信網絡的融合,實現了電話、傳真、數據傳輸、音視頻會議、呼叫中心和即時通信等眾多應用服務的統一。咨詢公司Gartner表示,目前各大企業使用了不同廠家的多種通信產品,如果利用統一通信技術,可使企業用戶大幅降低運營開支。這對于眾多受金融危機影響正在過冬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根據世界領先的視頻會議系統提供商騰博視通的統計數據顯示:騰博視頻會議幫助他們將出差頻率減少了 30%,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換句話說,如果大型企業采用視頻會議代替每年20,000 次的往返旅行和短期飛行,那么每年就會減少2,200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對于傳統的資源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的中國制造業而言,這些數據無疑代表了“綠色”、高效、節能等關鍵詞。

        統一通信背后的企業升級

        對于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企業來說,當下正是反思現狀,擠壓泡沫,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效率的時機。而作為中國制造業翹楚的TCL,其在信息化之路上的探索,頗具代表性。

        有媒體曾意味深長地評論說,李東生的TCL凝聚了中國制造業最典型的困局:在擺脫改革開放初期一無所有的境地之后,以價格和渠道優勢占領市場的“中國制造”,何時能夠取得核心競爭優勢,走出量大、質次、價低的瓶頸,真正做到“大而強”,并成功跨越國際化門檻,成為可與三星、GE、飛利浦等國際巨頭等量齊觀的競爭者呢?

        效率是生命,溝通是關鍵。為了增強企業管理的“軟實力”,TCL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于2006年決定建立一套覆蓋27個分公司和141個經營部的軟件網絡視頻會議系統,以降低營運成本,加快中國業務中心各級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速度。

        經過招標比對,視頻會議系統的領軍企業騰博視通拿下了這一大單,而TCL確實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全方位語音、圖像和數據交互的視頻會議系統。目前,這套系統不僅在各會場之間實現了交互式會議、遠程培訓等功能,更成為TCL實現高效企業管理、快速科學決策的中心環節。

        TCL的案例是中國制造業企業通過投資統一通信,強化企業競爭力的生動體現。正如計世資訊副總經理師郭海濤所說的,過去,國內制造業企業是通過改進制造技術來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工作效率,而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驅動著業務向前發展,中國企業正在轉而向統一通信等信息技術要效益。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