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石油:天然氣限購源于供需矛盾
    • 點擊數:516     發布時間:2013-06-13 02:05:53
    • 分享到:
    &amp;ldquo;中石油絕沒有通過限氣來逼政府漲價,前段時間對部分地區、部分用戶的適當限購,是因為供需矛盾&amp;rdquo;。5月23日,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周吉平在2012年股東大會間隙接受媒體采
    關鍵詞:
     

      “中石油絕沒有通過限氣來逼政府漲價,前段時間對部分地區、部分用戶的適當限購,是因為供需矛盾”。5月23 日,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周吉平在2012年股東大會間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5月初,有報道稱,中石油華北天然氣銷售公司4月底召開緊急會議,由于上游氣源緊張,中石油決定自5月2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限氣26%,河北、山東、陜西等省份燃氣公司都接到通知。有質疑稱,擁有國內七成氣源的中石油限氣供應,存在主觀減量倒逼天然氣漲價的嫌疑。

      需求增長超過供應能力

      中石油2012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12年,中石油國內生產天然氣798.6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產量的74%,國內供應天然氣973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7.6%,約占國內市場比重的70%。

      大力發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已經成為發展低碳經濟、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和加快能源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方向。雖然我國天然氣產量逐年增加,但卻依然趕不上國內需求增長的速度。

      周吉平說,中石油計劃今年能供應天然氣1070億立方米,但是社會需求達到了1150億立方米,缺口達到80億立方米。今年1-4月份已超計劃供應19億立方米,因為去冬今春的嚴寒天氣導致居民用戶對天然氣需求增長,同時霧霾天氣也引發地方政府實施“煤改氣”措施,去年限供的化肥廠等工業用戶在今年初又恢復了供應。

      周吉平稱,中石油供應能力每年會有10%到13%的增長,但需求的增長更大,從資源變成供應能力需要4-5年時間。去冬今春是嚴寒天氣,再加上為了治理霧霾而令“煤改氣”的步伐加快,社會對于天然氣的需求增加。今年1月到4月,中石油已經超供了19億立方米。

      此外,天然氣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與之相配套的天然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并未完全同步。中石油每年建設天然氣管道6000公里以上,到2020年要實現管道公里數翻番的目標,管道建設也是長周期過程。

      “我國天然氣管道目前還是太少,天然氣主干管網和區域管網系統亟待完善,應加快輸氣管道建設,提高儲氣能力。”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近日在第十六屆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論壇暨中國天然氣產業與管網建設發展大會間隙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明年形勢將有較大緩解

      天然氣供應緊張,一般多出現在供暖季集中的第一和第四季度,但今年在本應是天然氣消費的淡季5月,卻出現了限氣現象,難免會引發一些質疑。

      此前另有報道稱,由于近年來進口天然氣數量增加及進銷價格倒掛,中石油虧損嚴重,國資委對中石油提出了較為嚴格的減虧指標。此次中石油壓縮產量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落實國資委提出的減虧計劃。因而,自4月份起,中石油就在全國范圍內壓縮天然氣產量。

      數據顯示,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規模將達2300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由目前的5.4%提高到7.5%左右,到2020年該比例將達10% 。隨著我國天然氣產業的快速發展,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以及基礎設施不完善、價格機制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由于國內天然氣銷售價格低于進口氣價,2012年中石油股份公司進口氣虧損超過400億元,今年一季度則虧損144.5億元。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說:“天然氣市場供需矛盾由多種因素構成,而且每個地區天然氣發展速度也不同。在現行的體制下,需要引入多種方式才能更好地平衡市場供需矛盾,從而保證天然氣市場的穩定供應,因此應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天然氣行業發展機制。”

      周吉平說,“預計年內天然氣供需矛盾還會持續,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明年將建成,進口力度將會加大,明年供氣形勢應有較大緩解。”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