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根據近日的報道,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此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表示,神舟十號飛船將于6月至8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這意味著從下周開始,神舟十號進入發射的"時間窗口期"。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已經相當臨近。
備受關注的神舟十號飛行任務已經臨近其發行的時間窗口期。
根據《中國航天報》近日的報道,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5月23日神舟十號飛船已基本完成了返回艙、推進艙的燃料加注和氣瓶充氣工作,5月24日氣瓶補氣工作結束后,飛船系統扣罩準備工作隨即全面啟動。
而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之前表示,神舟十號飛船將于6月至8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并3名航天員駕乘飛船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載人交會對接。這意味著從下周開始,神舟十號進入發行的"時間窗口期"。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已經相當臨近。
神舟十號準備任務有序推進
根據有關方面披露的信息。承擔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試驗隊、飛船發射試驗隊、聯合飛控試驗隊、著陸場回收試驗隊等隊伍目前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內蒙古著陸場三地,進行緊張有序的任務準備工作。
截止5月27日,飛控第一階段準備工作已圓滿完成,包括飛控地面支持系統的驗收及測試、飛控頁面的完善及確認、故障預案的討論及修訂、實施文件的協調及會簽、在軌支持環境的搭建等。飛船系統扣罩是發射前最后的幾項步驟之一,扣罩完成之后船罩組合體將與火箭完成對接,并在火箭上安裝逃逸塔,則技術區完成準備工作。
從去年的神舟九號發射時間表可以看到,2012年6月3日,神舟九號飛船完成扣罩工作,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之間通常相隔兩周左右。
中國航天的"三步"走戰略
據悉,神舟十號將進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而在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完成,并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等任務后,我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將完美收官。
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我國神舟系列飛船和天宮一號的不同任務的完成,背后是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第二步是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建成中國的空間工程系統。目前我國正處于第二階段,按照規劃,天宮系列飛行器共有3個,除了天宮一號外,中國還將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建立空間實驗室,計劃時間大致在2015年之前。
顯示航天軍工產業進入增長期
神舟系列任務的有序推進,背后是我國航空航天、及軍工產業的不斷改革發展的成果。而我國航空和航天事業的累累碩果,也帶動了相關上下游軍用民用產業的快速增長。
從目前看,其中北斗導航系統代表的衛星導航產業、軍工資產注入、神舟系列飛船和天宮一號為代表的航空航天產業等,成為受帶動最為明顯的確定性較強的領域。
北斗系統方面,隨著組網的推進和系統逐步完善,北斗系統已走出國門,市場空間廣闊。政策扶持方面,國家各部門從2003 年開始,在北斗系統扶持方面已經直接投入35 個億,機構預計2015 年之前還準備投入70 個億,扶持芯片、板卡、天線、終端和系統集成等全產業鏈發展。
軍工資產注入方面,16日停牌的中國重工,事項涉及軍工重大裝備總裝業務,屬于境內資本市場重大無先例事項,被機構譽為是行業標志性事件,有望拉動軍工核心資產上市的序幕。此前,航空動力也因實際控制人籌劃重大事項停牌。
航天電器
公司作為主要的軍品連接器配套單位,在航天領域市場占比達70%,在雷達、船舶、航空等領域也是主要供貨商之一,直接受益國防信息化建設。另外,公司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研制配套,順利完成"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等載人航天飛船的配套研制任務。
公司2012年報披露,去年營收首次突破10億元,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等國家重點工程配套任務。公司表示,隨著國家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重大項目的推進,對滿足空間環境特殊要求的宇航級機電組件產品需求增加,公司宇航級產品應用領域也將不斷擴大。
航天晨光
公司是國家定點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產企業,長期以來一直從事航天發射地面設備和車載機動特種裝備的研制和生產,重點開發導彈運輸車,運載火箭加注系統,火箭燃料加注車,火箭燃料儲罐,航天金屬軟管等產品。2008年9月,航天晨光生產的數千根金屬軟管曾被應用在"神七"火箭系統以及發射臺架上,為飛船順利升空完美地傳遞動力,成為"神七"不可或缺的"血管"。
航天科技
公司屬于航天科技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主營航天飛行器和汽車電子產品制造,是航天系上市公司中唯一擁有生產固體運載火箭核心技術和資產的企業,在"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發射過程中承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司的航天慣控產品研發與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而航天慣控是神舟八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所必須的重要技術。2013年公司的航天產品、汽車電子等業務將呈現明顯的恢復性增長,尤其是與車聯網相關的業務將成為重要增長點。公司在此領域具有品牌及標準優勢,并且已經獲得"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多功能智能車載終端及其綜合管理和應用系統"的補助資金。(數據研究部 劉重才 陳曉力)